50. 第 50 章 三曹(2 / 2)

司马炎有点不自在,天幕什么意思

李世民反应非常敏捷的反应过来,道“这是在讽刺晋武帝吧”

郭嘉大胆猜测“难道后世哪个皇帝选个了傻儿子做皇帝”

曹魏众人面露复杂之色皇帝是傻子

听过让婴儿孩童做傀儡皇帝,但是皇帝选傻儿子做继承人确实是第一次,不是真的吧

司马炎有点绷不住,坐立难安。

“那是很长的故事,下次再讲好了。

说回曹丕,从皇帝和文人的角度我是肯定他的,从丈夫的角度,我是鄙夷的,皇帝赐死自己的女人的事情是比较少出现的,除非说谋害皇帝或者造反什么的啊。

但是因为人家写诗埋怨你,就把人赐死e陈皇后行巫蛊之术这种在皇室十分被忌惮的事情,汉武帝都只是废后,还令陈氏一切待遇照旧呢。

但是曹丕呢还不允许人家抱怨啊他怎么不看看自己写了多少怨妇诗,夫妻一起写不是很和谐吗他这个人很双标诶。”

曹丕一噎,这完全不是一个概念吧。

“就很无语了,赐死甄后之后,没几年又立人家的儿子为太子什么毛病

亏得他儿子没学他老子,不然给什么文字谥号,曹操都还想要不可得呢。

这么一看,曹丕的儿子可比曹操的儿子孝顺多了。”

曹操一时无语,他虽然风流好女色,可对自己的女人却都不错,就算对方有儿子也会收为继子培养成人才,怎么到了儿子这里,还能把太子生母赐死

甄夫人一时愣住,赐死

陈皇后一点都不觉得高兴jg

“骂了一句心情还不错,我们继续说曹丕的乐事,要知道曹丕留下不少轶事典故呢,煮豆燃萁是其中非常一个,还有一个也非常有意思。”

曹丕有点不好的预感,通常天幕的有意思对他都是一种迫害。

“曹丕和建安七子之一的王粲关系很亲厚。”

王粲眼皮一跳,其实也就还好而已

“王粲去世的时候,还是魏王世子的曹丕去吊唁,想起小伙伴往日的音容,一时情动,于是说“仲宣他生前喜欢学驴叫了,我们就各学一声驴叫来送他吧。”

于是吊客纷纷学驴叫,此事一时传为佳话。”

王粲扶额谢谢,实在不用这么客气,你送两头驴来陪我都好过这么搞事。

曹丕有些尴尬,咳咳,这不是悼念小伙伴嘛。

“总之,曹丕的一生虽然不算漫长,但还是很精彩的。”

“而他的相关c除了司马懿之外,还有一个也很热门,那就是丕植啦。”

咳咳咳兄弟这么刺激吗

刘彻对于取汉代之的曹丕没啥好感,顿时露出想吃瓜的期待目光,快让我康康。

“曹植是建安文学的集大成者,一首洛神赋千古传唱,其描写洛神之传神令人惊叹,经常被拿来和屈原的九歌和宋玉的神女诸赋相提并论。”

刚写下洛神赋的曹植身材修长,面容俊美,他微微一笑,也很满意自己这新作品。

“关于洛神赋其实很有说道,这其中涉及到曹丕曹植的恩怨情仇真是三天三夜都说不完,但是咱们磕磕男人的c玩笑一下就算了,就不扯到女子上去了,免得平白败坏人家姑娘的名声。”

曹操他们兄弟俩和哪个女子有关难不成会兄弟反目就是因为那个女子

曹操顿时目露凶光,但凡天幕说个出个名字来,他就准备先把人解决掉。

曹操自己的孩子肯定是好的,一定是别人的锅

“所以我们就来说说那些年关于丕植的恩怨情仇吧。”李一愉快的决定道。

曹丕

曹植

兄弟俩气急败坏,异口同声道“女儿家的名声败坏不得,难道男人的名声就可以随意败坏嘛”

丕植我们可是亲兄弟啊

李一毕竟无论男人怎么都只是风流快活而已嘛,不迫害男人迫害谁微笑微笑微笑

“那些年,他是照顾他长大的仁厚兄长,可后来,他至亲至爱的哥哥却为了权势猜忌他。

他本不想争,可命运使然,被逼得不得不争。”

“哥哥啊,为什么我们会走到这个地步呢”

曹植有些忧郁,看向皇宫的方向有些怅然,是啊,我们兄弟之间为何走到这个地步

魏文帝曹丕面无表情,他居长,本就该继位,可子建非要与他相争,又何曾想过兄弟之情

“如果拥有权势才能得到他,那么他就要成为天底下最有权势的那个人”李一很有气势的念了这句话然后笑眯眯道“通常这里适用黑化文,曹丕囚禁曹植然后酿酿酱酱那种嘿嘿。”

曹丕呕。

曹植呕呕。

他俩什么变态啊

“这种c,通常都讲究一个禁忌还有黑化才带感啊”李一振振有词道“再说,他们争权夺利,后期走向肯定是强取豪夺。不然还能是一方甘心为爱放弃江山,爱美人不爱江山啊,曹植不适合这种人设好吧。

反正我肯定不看这种设定的”

曹植e

“不过这种看看就算了,天下c千千万,搞什么兄弟啊,丕云也很不错啊。”

丕云一时之间大家想不出这是曹丕和谁。

哪个和曹丕交际密切又名字带云的啊

“曹丕和赵云还是很香的。”

赵云哈

曹丕哈

有人掐指一算,然后震惊了“赵子龙登上历史舞台的时候,曹子桓才三四岁吧那时候赵子龙至少也得二十左右了吧”

当然,最主要的是他俩实在没什么交集啊

“他们的c主要来自一个游戏,你们不懂。”李一道“虽然曹丕是那么爱着赵云,可是他心中最重要的依然还是天下一统。而赵云心怀天下,把他的一生都交付他的主公,于是他们只能有缘无分。

他们都心怀天下,他们也惺惺相惜,但终究同归而殊途。”

赵云吐出两个字“呵呵。”

其他人无语,这个时代最不缺心怀天下的人了,这一对属实牵强。

“反正好磕就完事了。”李一简单粗暴道,毕竟她磕c都是日抛的,哪来那么多情真切意,她很博爱的,一天一对c可能还不止呢。

呵呵。大家早就看透天幕这个花心博爱的女人了。

“其实曹植比较值得说道的就是他在文学上的成就了,有着“建安之杰”的美誉,在魏晋南北朝的文学地位是极其高的,谢灵运曾经说“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独占八斗”。”

好高的评价。很多人都侧目。

“谢灵运自己就是很有名的文学家,可想而知备受他推崇的曹植有多厉害。”

曹植露出一个笑容,他也不算一事无成了。

“文学批评家钟嵘亦赞曹植“骨气奇高,词彩华茂,情兼雅怨,体被文质,粲溢今古,卓尔不群。”并在诗品中把他列为品第最高的诗人。”

李一笑道“虽然现在大家都说李白杜甫苏轼等大佬,但是在古代,曹植还是很受推崇的,他在两晋南北朝时期,甚至被推尊到文章典范的地位。”

“王士祯尝论汉魏以来二千年间诗家堪称“仙才”者,曹植、李白、苏轼三人耳。”

王士祯抚须点头,觉得自己评的很公正。

“尽管我心里,李白是yyds,杜甫大大超级牛逼,苏轼特别棒棒哒,而曹植也还不错。

但是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嘛。”

言下之意就是不赞同并列了。王士祯眉头一头,忍住和天幕说道说道的念头。

“尊重每一个人的想法。”李一继续愉快道“虽然但是,曹植的文章诗赋确实很华丽,因为出色的文采而被曹操喜爱,显然,比起二儿子的怨妇诗,曹操更喜欢曹植的风格。”

怨,怨妇诗。曹丕垂头丧气。

曹操:确实不是很欣赏子桓的文风。

“既然喜爱他的文采,继而更关注这个儿子,然后心里就开始有点想法,曹魏阵营的继承人之争也主要在曹丕曹植这对同父同母的亲兄弟之间。

曹操几次选择继承人犹豫不定就是因为喜爱这个儿子的才华,毕竟曹老板自己就是文采出众,拥有文人感性的一面。

但是众所周知,诗人都比较随心所欲,好美酒,行事随意,所以曹植几次犯了曹操的禁忌,最后曹操才下定决心立曹丕。

曹丕当皇帝之后,曹植的处境是不太好,主要是政治抱负不得施展。

众所周知,绝大多数诗人其实是拿写诗当兴趣爱好,本心是有理想有抱负想当大官的,曹植自然也是政治第一,诗赋第二。

可惜,作为曾经的竞争对手,曹丕防备他,只肯给这个弟弟优厚的待遇,但对任用他没什么兴趣,但也没虐待他,先封侯邑八百户,隔年封王邑二千五百户。

没几年,曹丕南征归来,路过雍丘,与曹植见面,又增其户五百。

想想别人兄弟争皇位,那是打生打死,赢了的人都是要赶尽杀绝的,由此可以看出曹丕对这个弟弟已经很不错了,结果他还是郁郁寡欢。”李一不开心道“我还想做个富贵闲人,多好啊,可惜没有。人与人之间果然没办法感同身受。”

曹植脸鼓了鼓气,委屈的看着哥哥。

曹丕没好气的看了他一眼,“又没有欺负你。”

曹操暗暗点头,子桓做得很到位了,倒是子建这孩子,还是得磨练磨练,什么郁郁寡欢,说不定才活四十一岁就是因为这个。

没事去游山玩水为文学做贡献不行吗这孩子就是喜欢想多。

“曹植的文学创作分为两个时期,前期主要是歌唱他的理想和抱负,洋溢着乐观、浪漫的情调,对前途充满信心;后期自然是他哥上位,他怀才不遇了,由于理想和现实的矛盾所激起的悲愤,他的诗歌体现了诗经“哀而不伤”的庄雅,又蕴含着楚辞窈窕深邃的奇谲。

经历了磨难的曹植和所有诗人一样,诗赋有了进一步的变化。

既继承了汉乐府反映现实的笔力,又保留了古诗十九首温丽悲远的情调。

曹植的诗有自己鲜明独特的风格,完成了乐府民歌向文人诗的转变,要知道在此之前文坛都是十分盛行乐府诗的,可是这之后就开始发生了转变。”

唐宋的文人都点头,推崇曹植自然有其特别之处。

“总之,三曹的文章诗赋都是很厉害的,成为建安文学的主流也不仅仅是因为他们的权势。

说起来,他们的文学创作作还有一个共同特点,都隐约指出一个很严重的问题,那就是隐士成风,很多人才不为朝廷所用。

四百载汉家天下留下的痕迹终究太深,短时间内很难拨出,这时候的曹魏面临和大秦相似的问题,那就是有才之士多隐匿民间不为朝廷所用。

这个问题一方面需要靠时间去磨去痕迹,另一方面就是要统治者好好治理天下,总要让人家看见你们的能力,成效和诚意吧。”

秦始皇终于给了天幕一个眼神,六国的顽固分子确实很多,也不时给朝廷增加烦恼,问题比这魏国严重多了。

不过天幕出现情况倒是好了一些,毕竟天幕对大秦的喜爱是可以看见的。

有时候,神明的力量确实很有用,尤其是这个神明还不会对你指手画脚,可比什么都好。

“总之,曹植在历史上一直是一个相对来说悲情的人物,也就导致他哥曹丕的名声不咋好。”

曹丕看了曹植一样,曹植眨了眨眼睛,一副无辜的模样。

“两兄弟是非常鲜明的对比组,加上曹丕文学地位不如曹植,当皇帝吧又死得早,没有多大的作为,还终结大汉天下,所以他的名声一般,存在感很长时间内都没多少。”

曹丕有些黯然,他难得不行吗

“但这只是相对的,实际上今天出现在我口中的他才是胜利者,赢了其他人,客观上促进了天下一统,对比很多皇帝,他已经很棒了。”

曹丕眼里有了野心,他还要努力,活得久一点,做得更好。

“说起来,曹刘孙三家,后代是一个不如一个。”

正吃瓜的刘备孙权猝不及防的听到这样的消息

“虽然很多朝代都有这样的问题,但是人家毕竟是大一统了,而你们都还大业未成,就已经这么拉跨,真的多关心一下继承人的问题吧。

不对比都不知道,曹操的后代已经是最给力的了,中间两个傀儡皇帝那是一个幼主登基,一个半路被塞进来的,都是非战之罪。

而魏国末代皇帝,还是很有血气,宁可奋力一搏,也不做傀儡,即便死也对得起他皇帝的身份,哪像某些皇帝,沦为阶下囚都苟且偷生,说的就是雪乡二圣叫门天子这种辣鸡。”

曹操不是很想要这种对比

某些心虚的皇帝都脸色不好看,而自我感觉在忍辱负重的则完全没感觉,一副别人怎么懂自己的辛苦的模样。

宋代之后的人都面露鄙夷之色,纵观历史,这种货色也是极其少见的。

朱元璋更是冷笑道;“两宋能称得上皇帝的,没几个。”

“基于对曹魏谋士天团的喜爱,所以我本人是很喜欢曹魏啦,曹老板只能是附带的喜欢。”李一傲娇道。

“总体来说,曹丕在政治上的建树还可以,在文学上的建树也不错,鲁迅在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中也写道,曹丕认为诗赋不必寓教训,反对当时那些寓教训于诗赋的见解,用近代的文学眼光来看,曹丕的时代可说是文学的自觉时代,或如近代所说是为艺术而艺术的一派。”

“突然发现,鲁迅大大对曹家父子的评价都还挺不错的,这是我完全没想到的,我以为我是资深鲁迅大大的粉了呢。”李一有点惊奇道。

鲁迅谁呀完全没人听说过这位。

李一我偶像就对了。

“曹家,曹魏阵营在东汉末年,三国,乃至魏晋南北朝的影响都是十分深远的,可以说他们都各自留下非常浓厚的一笔。

说三国又怎么能没有他们呢”

李一突然笑了,眼神温柔道“依然还记得我第一次接触三国历史的时候,知道了曹操、郭嘉、荀彧夏侯渊、夏侯淳、曹仁曹洪、张辽于禁等人,他们都塑造各自的人生故事,而后一起演绎一个更精彩的大故事。

依然还记得那时候我的感觉,是心情激荡,是震撼不已,是至今难忘。

他们都在书写自己的人生,也书写一段传奇的历史,铸就不朽的篇章。

三国因他们而更加精彩辉煌,感谢三国有他们。”

曹魏众人都笑了起来,无论如何,他们都做了所能做的一切。

历史对他们的评价是好是坏,他们又留下过什么痕迹,很重要,但又没有那么重要。

在当下,他们都各自做出自己的选择,或者是为了利益,或者是为了理想,或者是因缘巧合可没必要后悔。

曹操心中涌起无限的豪情壮志,他突然伸手倒满酒杯,然后举杯站起,仿佛立誓一般,铿锵有力道“那么,孤希望,这一次,不再有三国。”

众人屏住呼吸,不再有三国,那不就是

他们脸色涨红,心中震撼激荡,下一刻也都激动起来,纷纷举杯喊道

“不再有三国不再有三国不再有三国”

愿天下一统,迎太平盛世,不再有三国鼎立,百姓得以过上平淡安宁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