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页(1 / 2)

他瞧她一眼:“什么?”

“服装店呗。”

郭尉稳稳打着方向盘,思考了下,没有直接回答她:“今天收入情况?”

苏颖如实说:“除去成本,赚了一千多。”这是开业以来盈利最多的一天,要比在洛坪时高几倍。

“总投入呢?”

她报了个数字。

郭尉心中稍微计算,“嗯。”他眼睛盯着路况:“半年能回本都是好的。”

苏颖:“……”

话没说完,他又加了段话:“前提是除去每天销售中的不稳定因素,也不算下季度的房租、水电、入货等正常开销。真正盈利可能在一年以后,以你们商场的经营前景……希望能够支撑到明年。”

苏颖怔住,这感觉就像被人泼了盆冷水,她猛地转头,咬唇瞪着他。

郭尉意识到刚才的话不太留情,这对刚刚扎稳脚跟的苏颖来说有些重了。

他说:“当然,隔行如隔山,这方面我不太了解,只是随便讲讲看法。”

苏颖低声嘀咕:“不懂还乱讲。”

郭尉不禁勾了勾唇。

此刻邱化市的街头终於清净下来,几片枯黄叶子被风吹得四处飘摇。车辆减少,路边偶尔几个行人,也是步履匆匆。

郭尉开得很慢,沿路寻找还在营业的餐厅。

苏颖并没过多在意他的话,对於未来她一向抱着乐观态度,总之今天的钱赚到口袋里,烦恼就留给明天吧。

最后去了暮南道的一家日料店,郭尉是常客,老板亲自出来将两人迎进包间。

花销不少,结帐的自然是郭尉。

席间他饮了些老板亲自酿造的酒,度数虽低,也微醺。

回家的路上换苏颖开车,没多久又回到先前的话题上:“店里请人了?”

“没呢。”苏颖说。

“节省开销?”

“是啊。”她拖长了音,懒懒地说:“我怕到时候本钱更收不回。”

郭尉此刻靠在座椅里,手指轻蹭额头,淡笑了下:“计算成本是对的,但有效成本带来的收益往往更可观,比如今天,在你服务一位顾客时,很可能由於冷落和疏忽而流失掉其他潜在客户。”

苏颖没说话。

郭尉问:“角落的那几个女孩有没有消费?”

“没。”

他“嗯”一声,语调缓慢悦耳:“如果有店员过去询问需求,然后按照不同喜好进行推荐,或许会提高成交率。再来,多一个人能增加店铺的忙碌感,顾客感受会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