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新下饵,刚放下的鱼钩,很快又中鱼了。
高启静笑着道“估计又是小鱼”
“哈哈小鱼也不错,起钩了,又是石九公”
面对第二杆又钓起一条石九公,陈文哲也很无语。
“这里真的有很多石斑
你先前还说坑里石斑鱼多,结果钓两条石九公啊”
“自然是有石斑的,这里的环境好,钓鱼、捕鱼的也不算多,自然会有各种鱼类,哈哈,我很期待你的第三杆,希望再来一条石九公就好了。”
挂上第三只活虾的陈文哲,为了找回失去的脸面,最终还是选择小小的作弊一下,他仔细观察坑中的情况,而后将钩抛了下去。
看到这一幕的高启静,有点发愣,这是高手
不可能,调查报告上说过,他就没有下过几次水。
更是没有几次海钓的经验,所以高启静喃喃自语的自我安慰道“下钩的地方变了,估计是怕再钓到石九公吧”
盯着浮漂的陈文哲,根本就没看高启静,自然也没听到他在那里嘟囔。
争辩无用,唯有实力打脸。
看着猛然下沉的浮漂,他果断抬起鱼杆。
感受到鱼线传来的压力,还有瞬间绷紧弯曲的鱼杆,高启静一愣。
接着他反应过来道“这鱼看来不小就是不知道,这次钓上来的会是什么鱼”
尽管陈文哲使用的鱼线跟钓杆,质量都很好,可感受到鱼线下方传来的力量,他还是打算先溜一会。
不时收线放线,消耗水面下被钩住的鱼的力气。
陈文哲的动作十分熟练,肯定是钓鱼的老手。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陈文哲通过隋侯之珠学习的时间多了,所以此时就算没有专门学过钓鱼,他只是了解一下高手的经验,手上自然而然的就做出来了。
作为一名制瓷大师,他的双手那敏感度,绝对不是一般人可以比拟的。
所以,对于钓线、甚至是鱼钩的轻微摆动,他都能够清晰的感受到。
这样一来,对于溜鱼来说,就实在是太有利了。
此时拉着那条鱼,不管它怎么动
弹,想要游向哪个方向,他都能清晰的感受到。
这样一来,他顺势调整鱼线,就可以让那条鱼,始终在他的控制范围之内。
这样的溜鱼,他刚开始其实还是有点手生的,只不过稍微适应,他就熟练了。
溜了四五分钟,感受到水下鱼的挣扎不再那么厉害,陈文哲才笑着道“准备上鱼了希望这一次不会被打脸这附近应该适合石斑鱼生存”
他可没有说假话,也不是说大话,之所以有这种判断,全是来自渔民的经验。
他知道眼前的这种环境,适合什么鱼类生存。
说着话,陈文哲开始抬杆。
很快,他就看到被拎起的猎物。
这是他立刻大笑起来“哈哈,怎么样看到没这一条就是石斑,正宗的野生青石斑,这个头估计有两三斤吧”
面对大笑回怼的陈文哲,高启静也很无语。
这绝对是狗屎运,要不然,怎么可能这么轻松的钓起这么大的石斑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