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6�8个包袱之后,她都下意识地转头,和闻柏苓在昏暗光线中对�6�8视。
他也是笑着的,有时候会递给她一杯茶:“润润嗓子�6�8再�6�8继续笑?”
他们连着看了两场相�6�8声,在傍晚走出�6�8茶楼,去吃了晚饭,又�6�8步行走去前门大街。
这是六月的最后一天。
过了夏至,京城已经开始夏日的闷热,多�6�8走几步就流汗。闻柏苓跟着一票来京城旅行的游人一起排队,等在茶庄外的售卖口,给汤杳买茉莉花茶口味的甜筒。
他说:“小时候奶奶家在这附近,常吃,味道不错,待会儿你试试。”
队排得像长龙,甜筒终於买到手,汤杳人却�6�8不见了。
闻柏苓举着甜筒环视,忽然看见汤杳的身影从转角处冒出�6�8来,穿越重重人海,笑着小跑过来。
“不怕走丢了?”
“不会啊,你个子�6�8这么高,我在很远都能看见你呢。”
问她去了哪里,汤杳神神秘秘不说,只�6�8顾着低头吃甜筒。
另一只�6�8手背在身后,变着角度不让人看她拎着什�6�8么:“这个甜筒真好吃啊。”
说这话时目光闪躲,明显有鬼。
回到车里,闻柏苓才摸清玄虚——
汤杳把一直藏在身后的纸袋拿出�6�8来,里面装着巴掌大的三角蛋糕。
“我和店家商量好久,才同意送我一根蜡烛,我还在商店门口买了打火机。”
汤杳坚持不要闻柏苓动手,自己拆开蛋糕,插蜡烛,又�6�8用�6�8打火机点燃,把蛋糕捧到闻柏苓面前让他许愿。
闻家的传统是只�6�8给小辈孩子�6�8们过生日到十八岁,十八岁之后要等到六十岁,才会继续组织生日宴会,那时候叫过寿。
但成�6�8年后,人人都会有自己的朋友圈子�6�8,就算家里不再�6�8操办,朋友们也会凑在一起庆祝。
闻柏苓从昨晚起手机都没关过飞行模式,不然朋友们不会放他自己出�6�8来躲清闲,早把电话打爆了。
他有过各种各样的生日party。
在游轮上的、在别墅里的、在酒店、在会所......
那些蛋糕越做越精致,比人还要高,香槟整箱采购,一掷千金。
但都比不过此刻令人熨帖。
汤杳也很好奇,像闻柏苓这种含着金汤匙出�6�8生的富家子�6�8弟,吃喝不愁,要风得风、要雨得雨,还会有什�6�8么需要许愿的事情。
但闻柏苓没闭眼,目光深深,越过跳跃的烛火,始终在看她。
久得汤杳都有些不自在。
她脸上笑容有些僵,正想问闻柏苓,怎么还不许愿,却�6�8见闻柏苓突然一笑,吹灭了蜡烛。
“许完了。”他说。
那天汤杳是赶在门禁的最后几分锺,回到宿舍;闻柏苓则赶往机场,搭乘当晚的航班出�6�8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