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淼淼(第上)(1 / 2)

淼淼 上

午后, 烈日当头,蝉鸣嘒嘒。

小卖部的周大爷摇着蒲扇坐在桥头的香樟树下跟几个老头下棋,正为着一步棋吵得脸红脖子粗, 这时一阵机车的轰鸣声打镇口远远传来,周大爷蒲扇一顿, 晃了晃眼, 半晌道“沈家回来人了”

坐在他对面的李大爷不乐意了“别打岔,说你这步棋是不是玩赖, 臭棋篓子,改明儿让我孙女到你家去拿根冰棒,别赖账了啊。”

“可不是来人了, 上午他那个小孙子回来了, 不然这会儿早就稳坐在这以一当百了,哪还有你老周说话的份儿。”

天一热,人的火气跟着大了起来,排队等棋的人专等着周大爷输了下一个上过把瘾,奈何周大爷倚老卖老不动弹,忍不住嘴碎几句,恨不得刺得周大爷无地自容赶紧退位让贤。

然而十村八乡的就属周大爷脸皮厚实,听了照样面不改色, 还有空八卦道“难怪听到摩托车的声音了。”

几个大爷围在一起汗流浃背的, 穿着坎肩儿没一会儿衣服都变了个颜色,没形没状地贴在身上,偏生个个都不服输, 消停了两句又吵了起来,可不是油锅里放辣椒,呛出两里地来。

没几分钟, 机车的声音越来越近,打桥上掠过的时候,车上的男孩见人乌泱泱的,将车速减下来,盯着看了眼没沈外公,放松下来,屁股压在座椅上靠瓷实了,一脚踩在地上,懒洋洋地打了声招呼“爷爷们好。”

“哎,是嘉言啊。”周大爷心里惦记着事,恋恋不舍地站起身把位置让出去,用蒲扇扇了旁边人一下,“玩去吧你,嘴皮子可比下棋的手利索多了你。”说完走到江嘉言身边,说道,“你先把车停到我们家门口去,早上老沈在我们那订了点东西,还没找我来拿,干脆你一起给送过去,省得再跑一趟。”

怪道说订了不少零食,原来是孩子们回来了。

江嘉言将车歪了歪,道“那您上车来,我送您过去。”

“不了不了,”周大爷挥了挥他的蒲扇,“你这车声太大,光听着我脑仁就疼,赶紧去。”

江嘉言的座驾是他自己组装起来的重机车,纯黑色的车型流畅酷炫,原装是不好载人的,后来经过他组装过后,车后座偶尔会得到沈乐意的宠幸。

周大爷这么说了,他也不再勉强,脚底下打了个转,开着他的座驾风驰电掣,一路惊醒了河里的野鸭子,扑腾了个没完。

来到“笑笑超市”门口,江嘉言挥起大长腿下了车,旁若无人地走了进去。

一年多没回来,笑笑超市的规模扩大了不少,以前堂屋旁边还有个小房间,周大爷白天在里面午休的,现在把小房间打通了,全部拿来放货架,看上去跟城里小区门口的小超市没什么区别。

他径直走到冰柜旁边,拉开玻璃门,从里面掏出一瓶纯净水来,靠着冰箱里传来的一阵凉气,打开水平仰起脖子咕咚咕咚喝了大半瓶。

喝完又撩起t恤擦了擦额上的汗,劲瘦有力的腹肌露出来,被冷气这么一带,整个人舒服了很多。

“赶紧把门关上,多费电啊。”周大爷马不停蹄地赶了回来,就看到这小子又打开他的冰柜吹冷气呢,瞬间吹胡子瞪眼看他怎么都不是了。

江嘉言把冰箱门重新关上,走出去道“拿了瓶水,沈外公订了什么,我搬出去。”

“呶。”周大爷打开放冷饮的冰柜,里面放着四五袋包装好的东西,“这些都是上午笑笑男人去市里买的生鲜,里面还有一小袋雪糕。”说着他从收银台旁边摸出老花镜戴上,打开记账用的笔记本,拿远了慢吞吞地念道,“还有酸奶,薯片,海苔,辣条”

“等等,周爷爷。”江嘉言从对方手里抽出笔记本来,“我自己看。”

本子上拿铅笔潦草地写着沈外公的点单,江嘉言对照着走向货架,不一会儿抱了一堆东西出来,划去了里面的辣条,肉干这些没营养的东西,薯片也拿得很少,酸奶倒是拿了好几种,一并放在柜台上,说道“那几袋肉一起算吧。”

“去去去,让你爷过来付钱,那里面的东西老贵了。”周大爷不耐烦地挥挥手。

江嘉言拿出钱包来“我有钱。”

从城里出来的时候,他专门去at机取了笔钱,以备不时之需,周大爷看他钱夹子里厚厚的一叠,蠕了蠕嘴,不甘心道“我们现在都用二维码付款,新时代咯。”

江嘉言拿出手机,对准收银台前面的二维码,道“我一并付掉,不然我就随便给您转一笔,少了可别怪我。”

“你小子”周大爷无可奈何地一笑,眼角开出了褶子花,“有将近五千块钱哦,沈老头子突然来个要吃什么帝王蟹,笑笑男人可是跑了老远才买到的,这东西老贵了。”

江嘉言转了一万过去,系统提示音一响,周大爷正要发作,江嘉言连忙解释道“多的钱跟以前一样,先存着,过两天估计还要过来拿东西。”

说着他走到里面,熟练地从帘子隔着的小仓库里面找出两个送货的箱子来,把东西塞到里面,搬到车上去,来回两趟,人又出了些汗。

“现在的小孩啊,真是花钱大手大脚,不知道父母赚钱的不容易”

江嘉言一踩油门,周大爷的絮叨彻底淹没在了发动机的声音里。

沈家住在上桥镇的东头,连门前到屋后,两进两出的大宅子,门口两只石狮子威风堂堂,就是张着的嘴巴里以前老被沈乐意拿来藏辣条。

前几年政府牵头要把上桥镇打造成特色景区,首先要动的就是沈家的老宅子,往上追溯几代人,沈家出过当官的,说要把沈家的祖宗生平供起来,以后有游客过来,看到的就是沈某某故居。

上桥镇的乡民自然是不乐意的,他们世世代代住在这里,孩子们大多数都去城里工作了,留下了的无非是一份情怀一份乡愁,不然早就跟儿孙出去享福了,反响最激烈的周大爷连同几个老爷子找到了城里教书的沈外公。

恰好沈外公从美院退休,就重新搬回了上桥镇,又跟学校里几个老领导商议了一下,由彭家那边出面,取消了特色景区的规划,把上桥镇列为美院采风合作基地,那段风波才告一段落。

现在的上桥镇跟小时候大差不差,虽然科技时代都在变化,家家户户门口停放了汽车,吃的用的也讲究了许多,但走街串巷的人还是那些人,悠悠的河水清澈如旧。

路上有个卖水果的卡车,江嘉言买了四个大西瓜和两袋菠萝,用麻袋扎起来挂在车后,平日里开出去耍帅刷街的重机车现在被当成了菜市场小电驴,活像刚赶集回来。

他倒也挺自在,进入居民区后基本没往小巷里头开,绕过田地外面的柏油马路开到镇子的另一头,又顺着另一个拱门进去。

到了眼熟的石狮子旁边,江嘉言一刹车,从车上下来,抱着两框东西进了院子。

沈外婆正坐在廊下绣东西,听到动静后,连忙放下手中的活计,起身迎上来“言言来了啊,东西放进堂屋,赶紧上楼去吹空调去,热死了今天,怎么个个都在伏里天气跑过来。”

“里面有肉,外婆一起来看看。”

装肉的袋子就跟百宝箱似的,从里面掏出了霸王蟹,青蟹,小龙虾等水产,还有各类牛羊肉,毛肚黄喉猪头肉,连带三根猪尾巴,一斤猪耳朵,比过年吃得还丰富。

下面一袋是各色丸子,但不是超市里那种成品丸子,而是上桥镇市上卖的现场手打的鱼丸虾丸,用盒子装着,已经有些塌了。

再下面是一打雪糕,还有两袋火锅底料。

看得江嘉言额头直跳。

“外公去外面找人买鸡去了,今晚吃海鲜,明天吃火锅,后天吃细细的嫩嫩的鸡汤面。”沈外婆笑道,“早上六点就打电话说要过来了,从没见他起这么早过,中午饭都没吃两粒就嚷嚷着犯困,这会儿估计在楼上睡觉呢,这些你别管了,外婆来收拾,你上楼去,楼上凉快。”

“嗯,把框还回去。”江嘉言闷闷地应了一声,还是把东西看着放好,把框腾出来,又把水果搬进来,将其中一个西瓜放进冷藏,这才出门去。

这次他没开自己的座驾,而是骑了院子里一辆旧自行车,铃铛坏了,发不出声,蹬了十几分钟把框还了回去。

回来后家里静悄悄的,外婆估计去隔壁家串门顺带买绿叶菜去了,江嘉言对着院子外面的自来水水池洗了把脸,身上的汗味冲走了一半,剩下淡淡的肥皂香味。

堂屋往里走有两排楼梯,都是木质的,脚踩在上面咯吱咯吱的,他慢慢踱上去,走到右边中间的房间,推门进去。

房间里光线昏暗,竹帘拉下来遮住了一半窗户,另一半估计主人根本懒得下床去拉不了了之,从竹帘的缝隙中透露出一道道碎光,洒在红色的木地板上,像小小的台阶似的,照亮了里面的路。

往里走是一张千工拔步床,据说是沈外公的奶奶那一辈留下来的,两边的帐子用金钩挽起来,床上隆起一个圆圆的影子,凑近看时,对方趴睡在床上,像小猫咪一样蜷缩起来,唯有后背上下起伏。

毯子被踢得揉成了一团,背和小腿以下都没盖住,两只脚这会儿并在一起,江嘉言手摸过去,凉凉的。

空调开到了20度,风向摆动,沉浸在睡梦中的人不自觉地感受到了冷,整个人往唯一的热源靠过来,江嘉言把他的双脚捂在肚子上,正要抽出被压在身下的毯子,床上的人往外一动,床头随意撇下的东西被推了下去,砸在地板上,发出沉闷地一声响。

一下就被惊醒了。

醒来时发现自己下半身都动不了,腿被完全卡住了,脚底热热的,沈乐意将头背过去,用力要抽出自己的脚来,江嘉言拍了下他的屁股“别动。”

沈乐意立马不乐意了,转过头来,怒气冲冲地谴责道“没大没小,把我的脚还给我。”

“还以为你这辈子不想跟我说话了呢。”江嘉言捡起掉在地上的东西,是一本漫画书,他把书放在柜子上,朝着沈乐意满不在乎地笑笑,边给对方揉脚边道,“脚太凉了,给你暖暖,让你不要把空调开那么低,你不听,现在倒好,右脚是不是抽筋了,难受。”

上初中以前,沈乐意还是拿足了哥哥的派头,手底下一个妹妹,后来还多了个小跟屁虫江嘉言,别提多威风了,但后来江嘉言这只怪物在小学跳了两级,上初中后就跟沈乐意上了同一个班,两个人的地位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逆转。

江嘉言反而像哥哥一样,开始对沈乐意管东管西,就连他吃东西都要管,更别说其他方面了,搞得沈乐意很没有面子。

“要你管,不想理你,烦死你了。”他气得要死,不知道为什么这个人脸皮可以这么厚,现在还能若无其事地跟他说话,要知道他昨晚根本就没睡着,早上五点起来就收拾书包往外公这里赶,没想到还是被人追来了。

他这个哥哥当的一点滋味都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