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1 / 2)

将军皇后 月岚 6922 字 4个月前

第八章

内忧外患。

即便是这个可怕的字眼,都不足以形容目前的情况。

朝臣联名上奏,指责景贵妃在后宫干预朝政。

因为这几个月来,东晔对於朝廷大事,几乎都是在下朝之后,与景贵妃商量过,再於第二日早朝时做定夺。

而且由於奏章全数都搬到千水宫去批阅,因此也有人怀疑奏章根本不是皇帝在批,而是景贵妃在处理。

基於这种种情况,朝臣们开始反对起景贵妃,认为她这也不好、那也不好,只差没请皇帝废了这个妃子。

不过,这并不是最麻烦的。

因为在东晔手中的那份奏章,讲的是边关外族再度入侵的紧急消息!

由於外族军队听闻景珞英回京,於是趁机重振声势、再次攻打,而东晔之前派去接替景珞英的守将,非但没有尽责,反倒叛国通敌去了!

「皇上……」景珞英忍不住蹙紧了眉心。

照这情况看来,不管是皇上手边的奏章也好、她手里这份也好,问题的源头都是出在她身上。

毕竟她这个景贵妃就等同於景大将军的事情,是先皇交代下来的秘密,因此她的身分是无论如何都不能外泄的,所以对於朝臣们指责她干预政事的问题……即使心里有再多不满,她也无法辩解。

朝臣们根本就不知道景季缨便是景珞英,而景贵妃就是在朝中握有大权的景大将军。

在这种情况下,即使臣子们对她这个贵妃有所不满也算常理,谁教皇上时常和她在后宫商议朝政呢。

至於边关告急一事……

唉!她都说过了,盛国真的没景珞英不成啊!

「皇上,请让臣带兵出征吧!」一拱手,景珞英的决心在语气中表露无遗,因为守护盛国是父亲的遗志,亦是她与先皇的约定,而现在,她更多了一个重要的目的,那就是保护东晔,她的丈夫。

只是,她很显然地忘了一件事——

「珞英,你不会是打算带着这孩子出征吧?」东晔蹙起眉心,不怎么赞同地瞧着景珞英。

都八个月身孕了,还老是忘记自己怀孕的事!

也不想想她挺着这肚子,怎么可能出去打仗?

就算她可以,他也不会允许的!

「这个……」经东晔一提醒,景珞英才猛然忆起这个大问题。她瞧瞧自己的肚子,心里也很清楚,不管她再怎么厉害,有了这孩子便不可能像从前那般英勇杀敌了。

可是,若她不上阵的话,那边关该怎么办?

唯今之计,除了派她出征以外,已经没有别的办法了!

「我……我会小心的。若是顺利的话,打着景家名号,也许不出半个月就能吓退敌军,到时候也不会在边关生孩子。至於这肚子大起来的问题嘛……」景珞英抚着自己的小腹,有些心虚地应道:「大不了说我回京后因为日子过得太舒服,所以胖了起来……应该可以蒙混过去吧?」

总之说到底,她就是想自己上阵。

即使她也担心腹中的孩子,但若是边关失守,那就会有更多百姓的孩子流离失所啊!

景珞英悄悄瞟了东晔一眼,见他一脸严肃,摆明了是不肯点头,让她实在是无法开口。

但是,她还是想去啊!

虽然她与东晔一样舍不得对方吃苦,也舍不得孩子,但若是要她狠下心作个抉择,她还是会选择保护百姓,因为那样就会有更多孩子能够在安定和平的盛国里快乐生活……

「珞英,你有没有想过,若是孩子有个万一,不只是孩子没了,就连你的身子都会出问题,那日后边关与朝政的问题,朕该找谁商量去?」东晔沉下脸色,对於景珞英还妄想带着身孕出征一事感到不悦。

她就不能好好考虑一下自己的状况吗?

要保护百姓之前,先要好好照顾自己!这话可是她时常拿来叮嘱他的啊!

「这个问题我当然想过,但是……」现实就是如此,即使她考虑再多也没有用啊!

「既然你也明白危险,那为什么还要坚持——」

「皇上,因为边关非我不可啊!」

景珞英,是盛国的常胜将军,只有胜、没有败,这是盛国军队里人人认同的事实。

因此,外族惧怕她的存在,光是看到景字型大小旗帜,敌军的气势便会短少一半,所以她才能在边关镇守,保住四年的和平。

再说,带兵的将领所需要的不只是能力、武艺,还要能引领士兵的心。

在大家都相信她景珞英出马必能胜利的情况下,士气自然会提升,在人人信心十足、勇气毅力涨满胸口的同时,当然可以奋勇杀敌。

可是……

看看奏章上写的——

守将叛国通敌……这样残酷的事实,对於边关的士气将会是多大的打击?

「皇上,现在的问题,就算找个武艺高超的将军,到边关接下这担子,都不一定能解决得了。」景珞英把脸靠在东晔胸前,听着那规律的跳动声,心里也跟着平静许多。

此刻边关的士兵所要的,应该与她相同。他们需要的是一颗定心丸、一个能激起士气的因数。

「皇上,臣认为……如果无法激励士气,那么这场仗,就算派去再多兵也打不赢的。」若说东晔是她的定心丸,那么她景珞英便是士兵们需要的士气来源,只要见到她,以一挡十也绝不是问题。

偏偏她有了身孕……

低下头,景珞英抚着自己的肚子,心酸的感觉油然而生,只不过她惦着的,除了未出生就得面对惊涛骇浪的孩子,还有远在边关、曾陪伴她度过四个年头的兄弟们。

「朕明白,你舍不得任何人。」东晔与她夫妻一场,怎么可能看不出景珞英在想什么?

依着她的性子,哪怕是要她冒着生命危险,她也会带兵出征,因为百姓的笑容与幸福才是她最重视的一切。

可他是景珞英的丈夫,是这盛国的皇帝,所以国家的安危问题原就不该留给景珞英去扛。

「珞英,你说的激励士气,朕虽也认同,但朕认为不一定得由你出面。」东晔温和的脸庞上闪着复杂的神情,他轻抚着景珞英的双肩,柔声低道:「其实,朕还知道另一个方法。」

「咦?」景珞英猛地抬头望向他,讶道:「什么方法?」

有比她出面更好的主意?那到底是什么?

东晔在她的额前烙了个吻,火烫的感觉像在原野上延烧的野草,迅速地在她的脸颊上热了起来。

瞧着景珞英黑透的眸光,东晔的薄唇扯开了一抹柔笑——

「朕,打算御驾亲征。」

***

旗海飘扬,盛国军队的欢呼声响彻边关。

因为皇帝御驾亲征,为边关的士兵带来莫大的鼓舞,因此打了场漂亮的胜仗,除了顺利将外族逐回关外,更活捉了叛国的将领。

东晔身着戎装站在关口城楼上,往下望着曾与景珞英相守四年的士兵们,唇边不由得露出了微笑。

想必景珞英当年也是以这样的心情站在城楼上观望的吧!

带着沙味的风、士兵们的欢欣鼓舞,还有胜利后的莫大满足感——

他守住了盛国的和平,保住了百姓们的安危……

心情真好!

怪不得景珞英会眷恋着这里啊!

不过,也幸亏他两个月前的赌注没有下错……

在他御驾亲征后,边关的士气一下子高涨,因为这等於是在宣告盛国朝廷并未疏忽边关安危,亦没有背弃士兵们的打算,因此此回出征几乎是每战必胜。

他当初还和景珞英争论到底该由谁出征,如今看来,他的决定并没有错。

虽然景珞英是受到百姓和士兵们爱戴的大将军,但皇帝终究是掌管盛国的人,这名号自然也能够成为最有用的定心丸,确实地达到鼓舞军队的作用。

再者,他此回御驾亲征,一定得暂时离宫数月,正好可以一并解决朝臣们指责景贵妃在后宫干政的问题。

因为他这皇帝既然要出征,朝政就只能委托给信赖的臣子,而他们又不可能找景贵妃议政,因此问题自然会平息下来。

等到他回宫,景珞英也生完孩子、休养过了,到时候便能神不知、鬼不觉地再度让景大将军回到朝中,继续与他这个皇帝一块儿整治朝政,如此一来,什么后宫干政的疑虑也就不存在了。

所以这回御驾亲征,还真是替他解决了不少麻烦。

心情大好地自怀中取出前几日景珞英自京城送来的书信,东晔满怀喜悦地反覆读着上面的内容,虽然信里一如以往少了点柔情蜜意,但是他已有儿子的消息,却令他精神振奋不已。

儿子……

他们盛国有了太子了!

而且是他与景珞英的孩子哪!

这是个好兆头吧?

在他儿子出生的同时,外族平定、后宫的问题亦同时消失,可说是再好不过的情况了!

不知道景珞英现在怎么样了?身子恢复了吗?

她是不是时常抱着孩子逗着玩,或是对孩子数落他这个爹爹还在边关不回宫?

他好想见见景珞英,好想亲手抱抱他的儿子……

小心翼翼地收起景珞英的信,东晔回身下了城楼,顺道吩咐随从,打算设宴慰劳将士,回京之后还会再送来新衣鞋、粮食,好好犒赏这些劳苦功高的士兵们。

一道命令惹来大家的连声高呼,让东晔都忍不住跟着笑了。

就在他正打算回到军营里,大家也热闹地准备开庆功宴的时候——

「皇上!京城有急事来报!」

一名传令兵气喘吁吁地跃下同样疲累不止的马匹,往东晔面前一跪,上气不接下气地禀告道:「吴……吴尚书……叛变了!」

「什么?!」东晔脚步一顿,惊愕地瞪着传令兵,「什么时候的事?」

他这回御驾亲征,点了几名老臣掌理朝政,其中以秋宰相、吴尚书两人为主事者,两人虽经常意见相左,但互相辅政应可平衡朝中势力,怎么会突然冒出这种乱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