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修《横钢誌》是根据省、市、冶金工业公司上级要求,结合本厂实际,先后经1984年、1989年两次编纂,至今完稿。期间跨越6个春秋,化时三载,历经三段。
1983年9月至1984年3月,厂党委成立横钢厂志编纂领导小组,抽调编写人员作了一些编志的准备工作。
1984年4月9日,党委组织召开编纂工作专题会,由任友琴具体负责编纂工作,汪仪孚配合查阅,摘录档案资料,从开始立编目,编提钢,征集资料,召开横钢历年元老和知情人座谈会,走访外调通阅摘抄保存24年以来的全部档案资料。采取边征集,边写,边审核的办法,至1984年9月底编完横钢1959年至1983年底的厂志初稿,约10万字,再经厂党政领导审核二易共稿打印存档。
此后因厂党政领导班子调动,原编纂领导小组及顾问班子,陆续离退休,编志工作暂告段落。
1988年8月,厂长根据杭州市建材冶金公司等上级领导关于编纂工厂企业志的要求精神,决定再次编纂《横钢誌》。由厂办副主任许永良负责组织召开厂志编纂成员会议,开始时还有童学森、盛樟富参加,不久他们被抽调回原单位。建立编纂办公室,任友琴负责具体编纂工作。
这次编纂工作是在厂党委、厂长的领导下,在历任横钢领导和广大职工、干部的关心支持下,在1984年编纂初稿原始素材的基上,结合近年改革、开放,企业生产经营发展的实际,重新作较大幅度的调整、充实、编写。在编纂过程中又多次走访了横钢老领导和知情人、职工、干部数百人次。广征博采,资料力求全面翔实。并采取“三上三下”的办法、经过厂各部门负责人、知情人的核实和编者的多次反复修改、整理,最后又经厂党政领导审定,三易其稿。全志记述了浙江横山钢铁全厂从1959年至1989年底的史实,分大事记、概述、基建、生产、管理、党群工作,文化技术教育、生活福利等8编,42章165节约30万字。
《横钢志》坚持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以事实为依据,略昔祥今,兼笔直书。通过概述反映横钢的概貌,以大事记为经,各专业为纬,经纬交织,体现了横钢建厂以来的全过程,使读者对本厂有了全面系统的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