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2章(1 / 2)

宝瞳 东人 2529 字 4个月前

第九百四十三章 历史上最大的收藏家!

第九百四十三章 历史上最大的收藏家!

……

刘东实在想不出谁有这么大的本事能够蒐集如此多的重宝藏在这里,除非是皇帝!不过这也不像是皇陵所在!

「管他呢,反正东西到了我手里就是我的!」刘东做出了一个普通人都会做的决定!

等他收起手中顾恺之的《女史箴图》真迹之后,再次从箱子里拿起一幅卷轴,在里面上百幅卷轴中就是刘东第三次拿起的这件最为浓郁了!

他实在是很想看看到底是怎样的精品,居然比顾恺之真迹还要珍贵!

等刘东满怀期待的剥去蜡层和油布,缓缓打开的时候,出现在他眼前的并不是之前他所认为的古画,而是一幅字!

「『臣繇言:戎路兼行,履险冒寒。臣以无任……!』这是锺繇的《贺捷表》?」刘东惊讶道。

锺繇三国时期曹魏着名书法家、政治家。

历任尚书郎、黄门侍郎等职,助汉献帝东归有功,封东武亭侯。后被曹操委以重任,为司隶校尉,镇守关中,功勳卓着。以功迁前军师。魏国建立,任大理,又升为相国。曹丕称帝,为廷尉,进封崇高乡侯。后迁太尉,转封平阳乡侯。与华歆、王朗并为三公。明帝继位,迁太傅,进封定陵侯。

相比锺繇在政治上的成就,他的书法造诣更为突出!

锺繇是楷书(小楷)的创始人,被后世尊为「楷书鼻祖」。锺繇对后世书法影响深远,王羲之等后世书法家都曾经潜心钻研学习锺繇书法。与东晋书法家王羲之并称为「钟王」。南朝庾肩吾将锺繇的书法列为「上品之上」,唐张怀瓘在《书断》中则评其书法为「神品」。

而《贺捷表》又名《戎路表》、《戎辂表》,东汉建安二十四年锺繇六十八岁时写。内容为得知蜀将关羽被杀的喜讯时写的贺捷表奏。此系最能代表锺书面貌的一帖。《宣和书谱》说:「楷法今之正书也,锺繇《贺克捷表》备尽法度,为正书之祖。」

刘东曾经学书法时,也多次临摹过锺繇的《贺捷表》,所以对其中的内容很熟悉!

不过相比《贺捷表》本身,刘东更关心的还是它到底是是不是锺繇的真迹!

很显然,能够压顾恺之《女史箴图》的除了锺繇真迹书法外,再也找不出第二种可能了!

看着手中略显残破,但保存的还算完好的书法手卷,刘东心中涌动着难以名状的兴奋和激动!

这幅带有四百多个钤印,三百多提拔的钟繇书法真迹,恐怕在全世界都绝无仅有了!

毕竟三国时期,距今1800年,能够留存下来的,哪怕是一块布片都是难以想象的珍贵之物,更何况是锺繇的书法真迹了!

仔细的把这幅宽50厘米左右,长6米,钤印提拔比书法正文更多的书法手绢上所有的文字和钤印一一看遍后,刘东发现最后在上面留下钤印和提拔的就是被古玩行内戏称『大玩家』的干隆皇帝!

但是这幅《贺捷表》上便留有『干隆御览之宝』『干隆御笔之宝』『太上皇帝之宝』『干隆宸翰』『古稀天子之宝』等共计19方大大小小的印章!

而上面的干隆皇帝留下的提拔更是超过300多字,可见这位缔造清朝最后辉煌的皇帝对这幅字是多么的喜欢!

不过结合刚才阎立本的《历代帝王图》和顾恺之的《女史箴图》,再加上现在锺繇的《贺捷表》,刘东也发现了一个特点,三幅书画中最后留下钤印和提拔的都是干隆皇帝!

清朝干隆以后的嘉庆、咸丰、道光等几位皇帝没有在上面留下任何的痕迹,而这明显有些说不过去,毕竟这三幅书画可是中国几千年书画中最顶级的珍品,任何一个皇帝,就是刘东也希望在上面留下自己的钤印和提拔,从而让自己青史留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