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封神之战(十)(1 / 2)

纣王听罢黄贵妃之言,心中也是想道“黄妃之言甚是明白,果无此事,必有委曲。”于是对于姜皇后的处置又有了些迟疑,毕竟也是这么多年的夫妻了,虽说感情并不深厚,但是毕竟自己的两个孩子都是姜皇后所生,要真处置了的话纣王也有些于心不忍。

至于说刚才在大殿之上所言的那一番话,却是只有三分可信,剩下的却都是纣王当时纣王一时处在了气头上所说的气话而已,只是妲己却在旁微微冷笑。纣王见妲己微笑,不知美人何意,于是问道“美人微笑不言,何也”

妲己回答道“黄娘娘被姜后惑了。从来做事的人,好的自己播扬,恶的推于别人。况谋逆不道,重大事情,他如何轻意便认。且姜环是他父亲所用之人,既供有主使,如何赖得过。且三宫后妃,何不攀扯别人,单指姜后,其中岂得无说。恐不加重刑,如何肯认望陛下详察。”

纣王曰早已被妲己所惑,此时听妲己如此言语,竟是半点不怀疑地信了,说道“美人言之有理。”黄贵妃却不能任由妲己将纣王蛊惑,在一旁说道“苏妲己毋得如此皇后乃天子之元配,天下之国母,贵敌至尊,虽自三皇治世,五帝为君,纵有大过,止有贬谪,并无诛斩正宫之法。”

妲己却是反驳道“法者乃为天下而立,天子代天宣化,亦不得以自私自便,况犯法无尊亲贵贱,其罪一也。陛下可传旨如姜后不招,剜去他一目。眼乃心之苗,他惧剜目之苦,自然招认。使文武知之,此亦法之常,无甚苛求也。”纣王一颗心全在妲己身上,也随声附和道“妲己之言是也。”

黄贵妃听说居然欲剜姜皇后之目,心中甚是着忙,只得上辇回了西宫;下辇见姜皇后,垂泪顿足说道“我的皇娘,妲己是你百世冤家君前献妒忌之言,如你不认,即剜你一目。可依我,就认了罢历代君王,并无将正宫加害之理,莫非贬至不游宫便了。”

姜皇后泪如雨下,说道“贤妹言虽为我,但我生平颇知礼教,怎肯认此大逆之事,贻羞于父母,得罪于宗社。况妻刺其夫,有伤风化,败坏纲常,令我父亲作不忠不义之奸臣,我为辱门败户之贱辈,恶名千载,使后人言之切齿,又致太子不得安于储位,所关甚巨,岂可草率冒认。

莫说剜我一目,便投之于鼎镬,万剐千锤,这是生前作孽今生报,岂可有乖大义。古云粉骨碎身俱不惧,只留清白在人间,”言未了,圣旨下“如姜后不认,即去一目”黄妃曰“快认了罢”

姜皇后大哭回道“纵死,岂有冒认之理”奉御官百般逼迫,半点时间也容留不得,见将姜皇后既然不认,便立刻剜去姜皇后一目,顿时血染衣襟,昏绝于地。黄妃忙教左右宫人扶救,可这剜目之痛,一时却是醒不过来。正是闻者伤心,见者落泪,着实可怜

黄贵妃见姜后遭此惨刑,自己也是泪流不止。奉御官将剜下来血滴滴一目盛贮在盘内,同黄妃上辇一齐回来见纣王。黄妃下辇进宫。纣王忙问道“那贱人可曾招成”第一时间所问居然是招没招,而不是人怎么样了,可见其天性凉薄。

黄妃听纣王问话,心中也是有些不悦,但还是回奏道“姜后并无此情,严究不过,受剜目屈刑,怎肯失了大节奉旨已取一目。”黄妃将姜后一目血淋淋的捧将上来。纣王见了姜后之睛,心中却也是有些不忍;毕竟恩爱多年,自是悔之莫及,低头不语。

甚至于妲己都感受到了自己丹田之中那根墟狱赐下的锁链都开始震动了起来,这是要被纣王挣脱影响的表现,倒不是说纣王真的就对姜皇后感情深厚到足以挣脱锁链的地步,不然的话先前妲己建议之时,他就会开始甄拓了,而是他感觉自己在被人操控,故而心里起了反抗之意。

而墟狱的这锁链又是只看心性不怎么看修为的,所以才会开始颤动,只见纣王回首责问妲己道“方才轻信你一言,将姜后剜去一目,又不曾招成,咎将谁委这事俱系你轻率妄动。倘百官不服,奈何,奈何”

妲己也是暗中继续运起修为,压制纣王本性,一边说道“姜后不招,百官自然有说,如何干休。况东伯侯坐镇一国,亦要为女洗冤。此事必欲姜后招成,方免百官万姓之口。”言下之意居然是就这么将错就错,事已至此无法回头了。

纣王现如今内心和墟狱锁链相互抵触,沉吟不语,心下煎熬,似羝羊触藩,进退两难,良久之后,终于是墟狱的锁链占了上风,问妲己道“为今之计,何法处之方妥”

妲己回道“事已到此,一不做,二不休,招成则安静无说,不招则议论风生,竟无宁宇。为今之计,只有严刑酷拷,不怕他不认。今传旨令贵妃用铜斗一只,内放炭火烧红,如不肯招,炮烙姜后二手。十指连心,痛不可当,不愁他不承认”

纣王听了此言,心中又加动摇,问道“据黄妃所言,姜后全无此事;今又用此惨刑,屈勘中宫,恐百官他议。剜目己错,岂可再乎”妲己加急催动锁链,继续说道“陛下差矣事到如此,势成骑虎,宁可屈勘姜后,陛下不可得罪于天下诸侯、合朝文武。”

纣王出乎无奈,只得传旨下令“如再不认,用炮烙二手,毋得衔情掩讳”黄妃听得纣王和妲己此言,只吓得魂不附体。上辇回宫,又看见姜后,可怜身倒尘埃,血染衣襟,情景惨不忍睹。放声大哭道“我的贤德娘娘你前身作何恶孽,得罪于天地,遭此横刑”

扶起姜后对她说道“贤后娘娘,你认了罢昏君意呆心毒,听信贱人之言,必欲致你死地。如你再不招,用铜斗炮烙你二手。如此惨恶,我何忍见。”姜后血泪染面,大哭道“我生前罪深孽重,一死何辞只是你替我作个证盟,就死瞑日”

话还没说完,就只见奉御官已经将铜斗烧得通红,传旨道“如姜后不认,即烙其二手”姜后心如铁石,意似坚钢,岂肯认此诬陷屈情。奉御官不由分说,就将铜斗放在姜后两手,只烙的筋断皮焦,骨枯烟臭。十指连心,可怜姜皇后又昏死在地上。

黄妃看见这等光景,兔死狐悲,心如刀绞,意似油煎,痛哭了一场,上辇回宫,进宫见纣王。黄妃含泪奏道“惨刑酷法,严审数番,并无行刺真情。只怕奸臣内外相通,做害中宫,事机有变,其祸不小。”

纣王听言,心中也是大惊道“此事皆美人教朕传旨勘问,事既如此,奈何奈何”妲己跪而奏道“陛下不必忧虑。刺客姜环现在,传旨着威武大将军晁田、晁雷,押解姜环进西宫,二人对面执问,难道姜后还有推托此回必定招认。”

纣王心想现如今也只有这么个法子了“此事甚善。”传旨下令道“宣押刺客对审。”黄妃见纣王一意孤行,只好回宫。而这边晁田、晁雷已经是押着刺客姜环进了西宫对质。

晁田、晁雷押姜环至西宫跪下。黄妃对姜皇后说道“姜娘娘,你的对头来了。”姜后听得此言,一目睁开,骂道“你这贼子是何人买嘱你陷害我,你敢诬执我主谋弒君皇天后土,也不佑你”姜环曰“娘娘役使小人,小人怎敢违旨。娘娘不必推辞,此情是实。”

黄妃大怒道“姜环,你这匹夫你见姜娘娘这等身受惨刑,无辜绝命,皇天后土,天必杀汝”不待这边黄妃勘问姜环,且说东宫太子殷郊、二殿下殷洪弟兄此时正在东宫弈棋。只见执掌东宫太监杨容来报,说道“千岁,祸事不小”

太子殷郊此时年方十四岁,二殿下殷洪更是只有十二岁,年纪幼小,还处在贪玩的年纪,对于杨容的启奏,竟然不甚在意。杨容见二位殿下不理自己,只好复禀道“千岁不要弈棋了,今祸起宫闱,家亡国破”二位殿下一听竟如此严重忙问道“有何大事,祸及宫闱”

杨容含泪道“启千岁皇后娘娘不知何人陷害,天子怒发西宫,剜去一目,炮烙二手,如今与刺客对词,请千岁速救娘娘”殷郊一声大叫;同弟弟一同出了东宫,到了西宫。进得宫来,忙到殿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