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 封神之战(九十)(1 / 2)

子牙见武王原本就不怎么坚决的伐纣意愿,更是动摇,连忙出言反驳道“二位之言虽善,予非不知;此是一得之见。今天下溺矣,百姓如坐水火,三纲已绝,四维已折,天怒于上,民怨于下,天翻地覆之时,四海鼎沸之际。

惟天矜民,民之所欲,天必从之。况夫天已肃命于我周,若不顺天,厥罪惟均。且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百姓有过,在予一人。今予必往。如逆天不顺,非予先王有罪,惟予小子无良。”

而后子牙也不想再和伯夷叔齐二人争论什么,名左右将士起行,却见伯夷、叔齐二人还是在那里说个没完,子牙心中甚是不快。夷、齐见左右将士俱有不豫之色,而后众将士挟武王、子牙二人欲继续前行。

二人见状,知晓西岐众军士必欲往伐纣,乃跪走于马前,揽着武王的马辔,视频都怕“臣受先王养老之恩,终守臣节之义,不得不尽今日之心耳。今大王虽以仁义服天下,岂有父死不葬,援及干戈,可谓孝乎以臣伐君,可谓忠乎臣恐天下后世必有为之口实者。”

左右众将见夷、齐叩马而谏,不知好歹,令众军士皆不得前进,心中大怒,便欲举兵而杀之。子牙连忙制止道“不可。此天下之义士也。”忙令左右将他们二人拿去,关押在远处,众兵方得继续前进。

后来西岐得了天下,伯夷、叔齐二人便入首阳山,因为耻食周粟,终日采薇作歌,以至于最后守节饿死在山中。这种行为一直被后世所称颂,不过此处就暂且不表了。

又说这边子牙带着大势雄师离了首阳山后,继续往前进发。正是腾腾杀气冲霄汉,簇簇征云盖地来。

子牙带着大队人马行至金鸡岭之时。见此时岭上已经有一支人马驻扎在上面,还打着两杆大红旗,以至于阻住大军去路。有哨马报至军前“启元帅金鸡岭有一支人马阻住,大军不能前进,请令定夺。”子牙闻言,传令道“安下行营。”

而后子牙升帐坐下,又着探事军前去打探“是那里人马在此处阻军”话犹未了,只见左右来报,说道“有一将请战。”子牙不知是这一只是那里的人马,忙传令左右问道“谁人见阵走一遭”

有左哨先行官南宫适上帐应声回道“末将愿往。”子牙吩咐“首次出军,当宜小心。”南宫适却是不甚在意,领了军令上马,只听鼓声大振,对阵就有一马走出营前。但见一将幞头铁甲,乌马长枪。怎见得,有赞为证,赞曰

将军如猛虎,战骑可腾云。铁甲生光艳,皂服衬龙文。赤胆扶真主,忠肝保圣君。西岐来报效,赶驾立功勋。子牙逢此将,门徒是魏贲。

南宫适问对面这一员将道“你是那里无名之兵,敢阻西岐大军”魏贲反问道“你是何人往那里去”南宫适答道“俺元帅奉天征讨而伐成汤,你敢大胆粗心,阻吾大队人马”而后也不待魏贲回答,就大喝一声,舞刀直取。

魏贲本想表明来意,却不料南宫适不给他机会,只得以手中枪赴面交还。而后两马相交,刀枪并举,战了足有三十回合。南宫适被魏贲直杀得汗流脊背,心下暗思“才出兵至此,今日遇这员大将,若败回大营,元帅必定见责。”

南宫适一这么想,心上正在出神,不提防就被魏贲大喝一声,瞧出破绽来了,抓住南宫适的袍带,将他生擒过马去。魏贲对南宫适说道“吾不伤你性命,快请姜元帅出来相见。”又把南宫适放回营来。却原来是魏贲本就有意归周,却不料南宫适这个莽夫居然也不问问清楚就朝他杀来,是以现在也不好对他讲明,只得如此吩咐。

军政官报入中军子牙“南宫适听令。”子牙传令道“令来。”南宫适上帐,将自己“被擒放回,请元帅定夺”之事说了一遍。子牙听得南宫适初战就被擒拿,大怒说道“六十万人马,你乃左哨首领官,今一旦先挫吾锋,你还来见我”

而后子牙喝令左右道“绑出辕门,斩讫报来”于是左右就将南宫适推出辕门来,等斩令一下,就要斩首。魏贲在马上,看见西岐营内要斩南宫适,连忙在马上大叫喊道“刀下留人只请姜元帅相见,吾自有机密相商”

军政官报入帐中与子牙道“启老爷那人在辕门外,叫刀下留人,请元帅答话,自有机密相商。”子牙却是不领情,反倒大骂道“匹夫擒吾将而不杀,反放回来,如今又在辕门讨饶速传令摆队伍出行营”

只听得西岐鼓声响处,数杆大红宝纛旗摇,辕门下走出一对对将领都是身着红袍金甲,十分英雄威猛,先行官黄天化骑的是玉麒麟,纠纠杀气;哪咤登着一对风火轮,昂昂眉宇;雷震子蓝面红发,手执黄金棍飞在空中;韦护手捧降魔杵,现出片片云光。正是

盔山甲海真威武,一派天神滚出来。

而子牙则是在四不相上,问魏贲道“你是谁人,请吾相见”魏贲见子牙队伍威仪整饬,兵甲鲜明,知道这必然是西岐兴隆之兆,连忙滚鞍下马,拜伏在道傍,对子牙说道

“末将闻元帅天兵伐纣,特来麾下,欲效犬马微劳,附功名于竹帛耳。因未见元帅真实,末将不敢擅入。今见元帅士马之精,威令之严,仪节之盛,知不专在军威而在于仁德也。末将敢不随鞭坠镫,共伐此独夫,以泄人神之愤耶。”

子牙听闻居然是来归顺西岐,连忙请他进营详谈。魏贲上了帐后,又拜倒在地对子牙道“末将幼习枪马,未得其主,今逢明君与元帅,乃魏贲不负数载功夫耳。”子牙见他果然是诚心实意地来投,自然心中大喜。

而后魏贲又跪着启奏子牙“启元帅虽然南将军一时失利,望元帅怜而赦之。”子牙见左右还得了一员大将加一队人马,也就不再怪罪南宫适,对魏贲说道“南宫适虽则失利,然既得魏将军,反是吉兆。”随即传令“放来。”

左右将南宫适又放上帐来。南宫适谢过子牙后。子牙对南宫适说道“你乃周室元勋,身为首领,初阵失机,理当该斩;奈魏贲归周,乃先凶而后吉。虽然如此,你可将左哨先行印与魏贲,你自随营听用。”

南宫本就无颜再做这左哨先发,立马就让魏贲挂补了左哨。等到南宫适交代完一应印绶之后。子牙便传令继续起兵。

又说张山阵亡之后的事,早有飞报传至汜水关内,关内守将韩荣已经知晓子牙在三月十五日便已金台拜将,往成汤攻来,自然是连夜具本,上奏朝歌。

那一日乃是微子在文书房看本,看到张山阵亡,洪锦归周之后,连忙抱着本章入了内庭,来见纣王,具奏张山为国捐躯一事。纣王听闻之后,心中大骇“不意姬发猖獗至此”连忙传下旨意,鸣钟鼓准备临殿。

待到百官齐至,朝贺之后,纣王开口问众大臣道“今有姬发大肆猖獗,卿等有何良谋可除西土大患”话音未毕,就见班中闪出中大夫飞廉,俯伏奏道“姜尚乃昆仑左术之士,非堂堂之兵可以擒剿,陛下发诏,须用孔宣为将。他善能五行道术,庶几反叛可擒,西土可剿。”

纣王如今不辨是非,哪知道飞廉所言是真是假,只是准奏应允,遣使者,命其持自己诏书往三山关来,一路上倒是没什么好说的。正是使命马到传飞檄,九重丹诏凤衔来。

这回使命官倒是学聪明了,也歇息等第二天,当天到了之后,就立马道三山关传道“孔宣接旨意。”孔宣将使者接至殿上。只见钦差官开读诏旨。孔宣却是立而不跪,只听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