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页(1 / 2)

恭敬地行了个礼,他抱紧了怀中的书,退了出去。

晟莘既然要走科举之路,那边不方便再与赵府明面上有牵扯。徐皎然琢磨了几日,以易雅歌之名向官府申请女户。将晟莘的户籍牵到了她名下。

其中不乏方信尤试图自告奋勇相帮,不过被徐皎然拒绝了。方孟伟已经知道徐皎然的身份。京中如今形势不明,不论方家有没有表态,她之事,他一个出自方家支脉的小小太守,自是不敢为难耽搁,立即吩咐下面人替她办妥。

晟莘的户籍落户,蒲颖与凌云也一并入了易家。

徐皎然命人在城西置了一处房产,牌匾便用了‘易府’两个字。前朝易家的祠堂早已毁得不剩下什么,往上追踪,也不过追索到徐皎然的祖父易安澜。徐皎然命人算了吉时,重设易家宗祠。

晟莘凌云等人喜不自胜,当场便抱头哭了起来。

无根之人有了宗族姓氏和归属,再不怕死后不得归处。这种心情,若非亲身经历,旁人怕是无法领会。跪在地上,三人连给徐皎然磕了三个头才起身。

“易府往后便交给你们,”徐皎然接过香,给易西楼的牌位上了注香,“凌云蒲颖稍后去书房等我,晟莘若是无要紧事,便回书院去吧。”

三人再磕三个响头,立即应是。

晟莘当天下午便乘车回了书院,连午膳都不曾用。凌云与蒲颖自从进过易家祠堂,精神意志一直处於亢奋之中。

等在书房外,两人的袖子里,手都在不停地颤。

虽然很遗憾没能得到主子的宠爱,但换了这种关系,更安了他们的心。

凌云如今已经已经是二十岁弱冠之年,俊秀得出奇。静静地站在角落,恍若一尊精雕细琢的玉像。剔透又干净。若非从长雪那儿听闻凌云利落善辩,比起晟莘,倒是他才像那读书人。

两人进来,她便一直打量着他。

凌云被她看得有些赧然,挺直了背脊,任由她打量。

徐皎然笑了,单刀直入,“听长雪说,你如今主理岭南一事游刃有余。若是我有意让你接手更多庶务,你可有信心兼顾?”

凌云先是一愣,反应过来,立即跪了下来。

“怎么?”他这个反应,徐皎然有些诧异,眉头皱了皱,“没信心?”

“不是,”凌云喉咙抖了抖,有些不敢相信。他从一个任人鱼肉的男奴,突然遭遇这么多的幸运与喜事,真的不是在做梦么?“主子……属下只是太惊喜了。属下这种低贱的出身,何德何能得您如此看重……”

“出身又如何?英雄不问出处,我的身边,素来有能者居之。”

徐皎然不跟他绕弯子,“我只问你,你可有信心?”

“有!”他是未曾读书,但却不傻,“自然是有!”

“那便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