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允熥安静的站着,他没有打扰朱元璋。
那本书不算厚,内容简洁,基本上说的都是一些事件,并没有太多赘述。
所以,朱元璋很快就看完了。
看完后的朱元璋,坐在蒲团上,久久沉默。
那一瞬间,那个本就苍老的身影,更显疲惫。
是啊,得知自己一手创造的大明朝,在后面二百多年里经历了这么多事……这个老人的心里,是不好受啊。
孙子当皇帝,杀好几个叔叔,逼的他疼爱的老十二湘王自焚……
燕王发动靖难之役,屠刀杀出了屍山血河……
皇家后代,死的死、疯的疯,难有好下场者。
燕王后人,又是孙儿杀叔叔……
大明战神?真讽刺啊,居然出了这种混帐后人。
土木堡之变……明朝之耻啊!
后面的各种奇葩皇帝,气的朱元璋肝疼!
……
很久很久,他才深深的呼了一口气,说:
“好端端的一个大明朝……咱留下的偌大基业啊……就被这群混帐东西如此糟践!!!”
朱元璋像泄了气一样,看向朱允熥,平静的开口:
“允熥啊,咱该如何是好?”
朱允熥知道,他,赌对了。
只要朱元璋信了上面的内容,就有了转机。
他抬头,直视朱元璋的眼睛:
“储君之位,慎重选择。”
朱元璋有些吃惊,这朱允熥,他居然不是提议,让他做太孙?
“你不想做太孙么?”
朱允熥依旧平静:“想,但皇爷爷未必会立我,毕竟您有很多出色的儿子。”
朱元璋揉了揉额头:“嗯……老二不行,残暴不仁,不能为君。老三……不懂治国。
老四他不错……可他的后人都是什么东西?还不是如史书一样的结局……”
……
许久,朱元璋再次看向朱允熥,问:
“你觉得,朱允炆为什么要削藩?
朱允熥知道,朱元璋几乎不太会在儿子里去考虑继承者,那样问题会更多。
老二不行,老三不行,老四当储君就是历史重合,更不行。
其他的儿子或许有合适的,但怎么跳过前面这几个?
所以还是要在孙子里选,可孙子……选朱允炆历史依旧重合,朱允熥?
这小子从小就不行啊?
所以,他这话就是在试探朱允熥行不行。
朱允熥则是毫不犹豫的开口:
“因为二哥,自身能力不够,他心虚,他怕这些藩王会威胁他的地位,所以要削藩。”
朱元璋又问:
“那他为何如此心狠手辣,对他那些叔叔们这般赶尽杀绝?”
朱允熥:“还是那句话,他太弱,他心虚,他只能赶尽杀绝,否则他怕威胁到皇位!
但是,一个强大的帝王,是不会有这些顾虑的,因为能够镇得住这些藩王。”
朱元璋点头,随即叹气:
“允熥啊,咱有一句话要告诉你。历史上有多少王朝,都因为各种原因最终走向了灭亡。
后面的王朝建立者,都在总结他们的失败,可最终他们的王朝也会走向毁灭。
所以,并不是你跟咱知道了朱允炆的所作所为后,你就能做到,不重蹈覆辙。”
朱允熥听出了朱元璋的意思,这是在说他究竟有没有实力比朱允炆做得更好。
或者,万一做的更差呢?
朱允炆做皇帝,后面的大明会一塌糊涂。
可凭什么相信,你朱允熥做了皇帝,一切就会往好的方面去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