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官们能喷。
我朱允熥就不能喷?
皇爷爷是皇帝,他不能自降身份。
言官是他设置的,他不能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所以,朱元璋要避其锋芒,同时也是为了维护言官的体系。
但,朱允熥没理由惯着。
第一,朱允熥现在还不是太孙,他不必要考虑言官这个体系。
他只以自己皇孙的身份去,大家就骂呗。
第二,朱允熥也不过十三四岁,到头来整一句:我还是个孩子啊……对这群老邦菜,这不绝杀?
第三,这群言官只要和朱允熥吵起来,那就是落了下乘。
他们的目的是为难朱元璋,以所谓的礼法,喷朱元璋不处罚朱允熥这个废名义上母妃的不孝子。
但是朱元璋不出面,朱允熥和他们骂,把事情搞乱,把水搅浑。到时候朱元璋再出面和稀泥,这事儿他就过去了。
只要朱允熥把事儿搞乱,搞大,搞浑,大家就会失去一开始的目标。
朱允熥毕竟,不是傻子。
他到了武英殿外面,看到那四个言官吐沫星子乱飞,也是不得不服,这大明的特产,真是闻名不如见面!
要说言官体系,好也好,可以一定程度监督黄权,制衡百官,从上到下,被他们这群不怕死的,或者说有免死金牌的盯着,总归是好事。
可这里他有个前提。
那就是,言官他必须是心正,身正,行为正。
简单点,这言官他得是个好人,是个分辨是非能公平公正之人。
那他就能发现皇帝的问题,起到补疵掩瑕,拨乱反正。
也能监察百官,让百官不敢贪污腐败,不敢乱来。
可若是言官本身就心术不正,在其位,利用其喷人的权力和皇帝的信任,胡乱陷害他人,消除异己,为自己谋取权力利益,那就很可怕了。
明朝后期的言官,大多就是有些仗着权力为所欲为,本是监察百官,纠察官员体系的。
结果他们自己都腐败了,那还不烂透了?
也算是为明朝后期的灭亡,添砖加瓦,出了份力……
……
“陛下,皇三孙在朝堂上,竟然以继子之身份要求陛下废了其继母吕氏,此乃大逆不道啊……如此品性,陛下必要严惩,不可听信……”
“陛下,皇三孙品性低劣,向来风评极差,如今还要陛下废其母妃,实属可恨……”
礼科都给事中李云山老大人,骂的口干舌燥。
朱允熥手里端着一壶茶水,一个杯子。
走到武英殿外,他将杯子里倒上茶水,对礼科都给事中李云山递过去,说:
“李大人,先喝口水,润润喉再骂!”
李都给事中回头:“多谢……”
手还没接到茶杯,却看清了朱允熥的脸,顿时一愣。
心想我他么骂的就是你,你给让我润润喉接着骂?
立马把手收回来,冷着脸:
“你这等不忠不孝之人的茶,我怎肯喝?哼,你也敢来?”
其他那些个言官也都回头看到了朱允熥,纷纷脸色阴沉,他们是没想到,正弹劾他呢,他还敢主动凑上来?
这是不知道言官的厉害啊这是?
朱允熥也不生气,看了看其他言官,问:
“几位要不要润润嗓子?”
“不必,汝这茶,吾等羞於下咽!”户科从八品右给事中赵千冷呵!
其他人也都纷纷开口鄙夷。
朱允熥点头:“好,那我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