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堂上的朱允熥,和朱樉一见面,就双向奔赴。
两人走到一起,一口一个二叔,一口一个三侄,那亲切的程度,就差手拉手了。
这一幕,也让朝堂上文武官员们有些摸不着头脑。
什么意思?这皇三孙什么时候和秦王樉关系这么亲近了?
虽然,诸王在太子儿子里是一向更认正妃常氏这一脉的,也更把常氏当做大嫂。
但,毕竟朱允熥以前名声一直不好,无人与他亲近才对。
当然,这也让一些有想法的人觉得,秦王这时候亲近朱允熥,莫不是他要支持朱允熥?
朱允炆也是这么想的,在朱允炆看来,现在朱允熥是可能成为皇储的。
事实也确实如此,只是朱樉不这么想,在他看来,是朱允熥在支持他做皇储。
身在局中,当局者迷。
本就是扑朔迷离的时候,朱元璋的心大家猜不透,私下里和朱允熥对朱樉设个局,他朱樉能看到的,自然也就和其他人不一样了。
在他看来,朱允熥是识时务,要支持他朱樉夺皇储。
而在其他人看来,这分明是朱樉在支持朱允熥。
这就让大家想不通了,你秦王朱樉不是没野心,为何要支持朱允熥?
朱允炆就懒得多想了,他只觉得可笑,如此一个名声极差的秦王,支持朱允熥可未必是好事。
大家都有八百个心眼子,各自想着。
朱元璋出场了,接受山呼朝拜后,就看了看自己的二儿子。
先是叹了口气,说:
“老二,咱这次叫你回来,你可知罪?”
朱樉自认,之前得到了老朱的暗示和朱允熥的提醒,心里笃定老朱是想立他为皇储,而他又不争气。
如今自己要把握机会才是,於是态度无比端正的跪下:
“儿臣有罪……”
“哦?说说看!”朱元璋表情看不出喜怒。
但这个时候,朱允熥却转了转眼珠子。
他是讨厌这个二叔的,在他看来,二叔之罪,罄竹难书,百死莫赎。
这样一个人间恶魔,手上沾满鲜血,在封国让人闻风丧胆之徒,何止是有罪?
他已经有了想法。
以后未必还有机会真的惩罚朱樉,万一他过两年还是被宫女毒死,未免太便宜。
想到这里,朱允熥眼睛微微一眯。
“儿臣在封国……草菅人命,糊涂至极,如今已经清醒,发誓绝不会再如此行径,回去之后,必然为善一方,治理好封国,让百姓们丰衣足食,永享安乐……”
其他人听了就觉得好笑,你秦王说的好听。
每次胡作非为,被召回京,你就认错,你就发誓。
结果呢?
莫说是西安府的百姓不信,就是这百官也很难信啊。
朱元璋沉着脸:“你的罪责,何至於此?你以为,你干的那些事,咱不知道?”
朱樉继续认罪,可以说态度是非常好。
只是,却有御史、给事中,不断站出来,要求严惩秦王樉。
这些御史、给事中都是言官,他们也知道许多秦王樉在封国胡作非为的事,所以他们弹劾秦王樉,合情合理。
朱元璋听了官员们的话,神色平静,最终看向了朱允炆。
“允炆,你觉得呢?”
朱允炆一下子就激动了,皇爷爷问自己?虽然自己被封郡王,但这种事皇爷爷还是问自己足见自己的份量。
他心里开始想着,觉得自己被封郡王,似乎并不意味着路就走绝了。
可以说,他在这一代里,似乎是第一个被封郡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