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魏国朝堂分歧大,老将临终震天下(下)(1 / 2)

我是魏文帝 102先生 1806 字 4个月前

“哈哈哈,陛下圣明啊!”朝堂上哪有真正的痴人?让五斗米教去祸害汉中等地,这招真乃是高招也!

首先张盛定然无话可说,你爹当年就是在汉中继承的教主并且经营了二三十年,现在让你重回故地你还敢不愿意?

其次在张盛这个五斗米教主走了之后,洛阳的五斗米教肯定是可以预见的会衰败。

最后张鲁毕竟统治汉中许久,虽说迁过来许久但汉中信奉五斗米教的遗老遗少绝对不在少数,送一份大礼还可以让那位日理万机的诸葛丞相头疼一下。

张盛此人可不能随便砍了,用蓝星的话来说这个家伙自带流量,处理不好也是一桩大麻烦。

“陛下圣明啊,此计可称得上是一石三鸟啊!”陈群赶忙恭维道。

曹子腾听着这奉承心中没来由的一惊:“这是我这个猪脑子能想到的?难道说我代入了曹丕的思想去思考问题?从这里也可以看出,曹丕是有大智慧的,若不是他英年早逝,区区司马家哪里能翻了天?”想到这里不禁又深深的看了一眼表情木讷的司马懿。

“还有政事吗?”曹子腾有些意犹未尽。

“微臣处积攒的政事陛下已经全部处理完毕了,大将军处还有些许军政还望陛下圣裁!”陈群拱了拱手退了回去。

夏侯惇一听到政事结束后连忙让曹真将奏报交给自己出班道:“老臣夏侯惇有军情奏上请陛下圣裁。”

自秦汉起除却两国交战之时,大多都是先议政事,再议军事。早些年魏武议事时几乎不太需要处理政事。当然那是因为他有一个足够让古往今来所有帝王都羡慕无比的王佐之才——荀彧。

这位颖川大才将他一团糟的后勤处理的井井有条,在其故去之后魏国的政事是堆积如山,武帝不得不亲自批阅奏章,一大堆破事乱事令这位乱世奸雄也颇感焦头烂额。

而后崔琰,杨修,华歆,王朗等虽也尝试着总揽政事但都不尽如人意,武帝生命的最后时光仍是在没日没夜的批阅奏章,其实换个角度想想如果荀彧还能替武帝分忧,武帝是否还能在活些年月也未可知。

曹丕上位之后选拔了陈群接替了荀彧的工作,陈群的工作能力虽说还不如荀彧但已经可以将魏国八成的政事打理的井井有条了,他最大的缺点是太稳健了,许多事不能放开手脚去做,其实在曹丕昏迷的这段时间,陈群这个尚书令是最劳累的。

扯得远了说回如今的朝堂之上,夏侯惇出班道:“今有多股黑山贼余孽流窜於青,冀州各地,其贼狡诈,待我天军到时便隐匿於群山之中,依仗地利苟且偷安,虽疥廯之患但若放任其在各地流窜,误了春耕才是大事,老臣不日便要前往辽东无暇惩治这帮匪寇,此事还望陛下决断。”

“青冀二州的黑山贼?”曹子腾迅速回想了一遍后道:“这黑山贼寇真如除之不尽的杂草一般,先帝清剿怕不是有十数次竟然还能苟活至今?众卿家尔等认为这黑山贼寇该如何应对啊?是剿还是不剿啊?若是剿匪又该什么时候清剿啊?”

司徒王朗出班道:“黑山之贼从不与我军正面交锋,但却如跳梁小丑般祸乱多地,其依仗者不过青冀之地利也,青冀二州多位於我国腹地,无战事之侵袭故而仅余军屯之兵,若分兵剿匪却是误了农事,且不日我大魏就要双线开战,庸凉还需守军防备蜀军,剿匪能调出的兵员却是不多了,依老臣看来不若让大将军征讨辽东时,借道青冀,震慑黑山匪而后待大将军凯旋而归时再行清剿也不冲啊!”

相国华歆亦出班道:“王司徒所言极是,大军专为蟊贼开拔所耗之粮草银钱皆不在少数,蟊贼又能依地利藏至老林之中,将士岂能如猫鼠戏之乎?依老臣看来明年各州郡之新兵就留两成在本郡,各郡自行剿匪,闲暇之时还可襄助军屯屯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