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金一字非人人可得啊。」意思就是拿人钱财,於人消灾,办法自然是你想。
孙化吉低头看着手上的两幅字,突然有种想哭的冲动。
范佳若暗忖,高阳王与明泉果然是同胞兄妹。
孙化吉前脚刚离开,后脚连镌久与独孤凉即双双求见。明泉见怪不怪,这两日他们为武举之事,事无大小都要争论一番。连镌久虽然是百官之首,但遇到武将出身的独孤凉也十分头疼。
「区区武举而已,又哪里难住两位大人了。」明泉不无嘲讽道。虽然倾向连镌久所提之议更多,她表面上却各打五十大板,无关痛痒的便由着独孤凉来,免得招致武将派系的不满。
「臣与独孤大人正在商议武举因侧重战术策略亦是武功骑射。」
自然是战术策略。若要的是一个武功绝顶的高手,还不如去各大派招安掌门,或是直接任命武林盟主为状元。「这倒至关重要,两位爱卿是何建议?」
「臣以为武功骑射再出众,也只是一夫之勇。只有运筹帷幄,决胜千里,败敌军於股掌才是万夫莫敌之勇。」
「独孤大人此言差矣。」连镌久慢条斯理道,「自古以来文状元即为天下文人典范,那么武状元自然应是天下武者榜样。武举若只重策略文章,又与文举何异?难道独孤大人心目中的武状元只是一个手无缚鸡之力却满口兵法的纸上谈兵之徒么?」
单论口舌,独孤凉这个早年混迹军营的武将又怎能与文臣佼佼的连镌久相比,当下沉默。
两人寥寥数语,明泉却已听得十分明白。
论战术策略,那些武将世家世代领军作战,大小战役不知凡几,自然比普通百姓得天独厚。如此一来,自然对独孤凉身后的武将派系有利。反之,连镌久若想在武将中培植势力,自然是找那些无权无势无背景的草莽出身更为容易。
「两位爱卿所言,各有道理。」明泉沉吟道,「不如这般,骑、射、力、武还是主考,朕可不想哪天在战场上,我堂堂大宣将领还需要士兵的保护。不过,战术策略出众者,无须武进士考核,直接参加殿试!」
连镌久与独孤凉两人一合计,都觉得对己有利,当下道:「皇上圣明!」
六月初二,天朗气清。
十里锦旗自京城出发,向夏家镇进发。
沿路百姓夹道匍地跪迎。
严实自小太监手中小心翼翼地接过酸梅汤,转身对帝辇道:「楝容县官张有福送上酸梅汤,请皇上品嚐。」
「嗯。」
严实掀帘而入,过了一会端出空碗交给小太监,低声说了两句。
小太监一路小跑到仪仗前面。
等在路旁的张有福激动得双颊发红,「皇上,可有说什么?」
小太监道:「皇上说太酸。」
张有福表情顿时一蔫。
「皇上还说张大人若有时间做酸梅汤,倒不如花时间在治理一方上。」
张有福的脸色如丧考妣,半晌才道:「臣,臣谢皇上金口玉言。」小太监却早已走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