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九章 镇北城(2 / 2)

毕竟草原无法耕作,维持数千里外的上万骑兵需要大量钱财。大干精骑必须是干人,而轻骑兵则可以用匈奴人,匈奴人天生就是轻骑兵,花费远远低於大干精骑。

战场上和大干精骑配合使用,效果不错。

朝廷想要向北地草原移民的消息传出来之后,天下议论纷纷。百姓并不愿意前往北地草原。

甚至有儒家士子上书曰:“华夏入夷狄则夷狄之,夷狄入华夏则华夏之。言迁徙百姓前往北地草原,乃是华夏入夷狄也。”

然后被王荆骂了一顿:“华夏入夷狄则夷狄之,乃是说诸夏之人不行诸夏之礼,非是指地域也,诸夏者,初不过中原之地,地方千里也,然此时诸夏何止千里乎?”

“若依照汝言,关中巴蜀燕赵江南非诸夏也?腐儒误国也!”直接下诏将其革除功名, 永不录用。

此人通读数经,不可能不懂那句话的意思,但是却故意曲解,明显就是想要破坏朝廷这次开拓北地草原的计划,对於这些人他可没有丝毫惯着的意思。

现在国家正要对外开拓,你不去给国家找借口支持就罢了,反而来添堵,不削你削谁?

王荆下诏从北方州郡迁徙一些百姓前往草原,只是各地百姓都不愿意前往北地,被选上之后,甚至出现举家逃亡。

王荆只得下令迁移那些豪强大户,同时对自愿前往北地草原的百姓进行补偿。所有自愿迁徙前往北地草原的百姓,每户可送一人前往洛阳学宫学习,所需费用由朝廷承担。

洛阳学宫可不是各州郡学宫能比拟的,进入洛阳学宫,基本上有八成几率可以为官了,这个名额对於普通百姓来说可谓是鲤鱼跃龙门的机会了(当然,这是以前的概率,若是加上现在这些名额,概率估计会变成一两成了)。

这是让普通百姓一跃成为官员的机会,在得知朝廷竟然拿出洛阳学宫的名额出来后,各地豪强、官员大户都纷纷前去报名,争夺这个机会。

朝廷想要向北地草原移民五万户,每年一万户,结果这个政策出炉之后,短短一个月时间,主动要求前往北地草原的就有超过一万户。

王荆命人将这一万户记录下来,然后诏令绣衣使前去核查,若有错漏或者冒名顶替之人,一律严惩。

这种关系到一户人家升迁的大事,不能有任何马

最新网址: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