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二章 驰道运河所至,皆为干土(2 / 2)

现在朝廷决定开拓河湟谷地,西平县作为河湟谷地中大干最重要的据点於桥头堡,立刻就得到了大量资源倾斜。

原本只有五千的驻军,直接增派了三万,这三万大军在休息调整一段时间后,就会继续向西北进发。

河湟谷地土地虽然没有中原肥沃,但是有湟水有大河,水源充沛,便於耕种牧马,认真经营,养活两三百万人口不再话下。

朝廷三万大军进发,在调整了三个月之后,适应了高原环境,对河湟谷地开启了全面征服战争。虽然羌人、匈奴人占据地利,但是生活在这里的羌人、匈奴人都有自己的部落,就连羌人自己也分了十几个部落。

这么多部落,又没有一个强势人物,根本不可能齐心合力。再加上朝廷为了征服河湟谷地也做了大量工作。那些和大干亲近的部落朝廷给了好处,让他们归附,甚至一些部落还加入了大干军队成为仆从军。

羌人、匈奴人并没有国家的概念,只认同部落,因此他们并不在乎敌人是不是羌人。毕竟这些羌人部落之间也是各有龌龊,争夺草场水源不知道打了多少次仗,仇恨比和干人之间更深。

有了羌人和匈奴人带路,大干三万精锐在河湟谷地可以说是摧枯拉朽一般,从人口、训练、战马再到武器装备的全面超越,一盘散沙的羌人和匈奴人根本就不是对手。

若是这些羌人和匈奴人联合一致,再配合这里的地形,或许还有一拚之力。现在就只能被大干军队包围绞杀。

大干这一次出动乃是轻骑兵,配备镶铁皮甲、弩箭、长矛、横刀等装备,对阵的羌人和匈奴人大多是无甲和皮甲,铁甲寥寥无几。

面对大干的轻骑兵,正面对阵打不过,想要逃跑也跑不了,只用了半年不到的时间就将河湟谷地全部扫平。接下来大军没有停下,继续向西北进发,将高原到敦煌这一部分也纳入掌控。

大干将这一片区域掌控在手中,但是并没有准备大量驻军,这一片区域气候苦寒,并不适合耕种,朝廷将这里掌握是为了防止羌人、匈奴人从高原上从河湟谷地西南进入。

河湟谷地被占领之后,王信当即开始从金城郡修建通往河湟谷地的道路,同时从中原招募百姓移民。

中原之地人口繁茂,以前朝廷对每一户百姓分发土地,每一户三十亩,到了现在这项政策早就已经名存实亡了。实际上朝廷已经在考虑取消分地这个政策,或者只是在刚刚

最新网址: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