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一章 文化认同 遣华使(2 / 2)

大琉球的头人们在前往大干神都开阔眼界之后,全部都被大干所折服,在回到琉球之后,也向大干人学习,开始开垦土地,种植甘蔗,学习干人语言、改成干人名字、学习干人衣着还有耕作方式。一切都向干人进行学习。

对於这种情况,朝廷还是很赞同的,於是允许大小琉球派遣使者前来学习。大小琉球国主精挑细选了二十人,前来大干进行学习。

这些使者被成为遣华使,主要来学习大干的文化和制度,至於那些技术需要朝廷同意才能学习。

这些干华使可以学习儒家经典,可以学习道家和法家,甚至是墨家、名家等学派,但是墨家的格物派、公输家、农家却被严格限制,不允许学习,甚至就连书籍都不允许接触。

皇室很清楚,这个时代,能够最快捷提供实力的东西是什么,虽然学宫之中,儒家、法家、道家、名家等等一个个都喊着治国强国要靠他们,只有他们才能让国家永远强盛安定。

但实际上,这些学派更多的是制定一个规则框架, 然后按照国家人口,土地增强实力。而墨家格物派和公输家,以及皇室的研究院则是完全不同。

这些东西只需要学会,就能够在短时间里快速提升实力,并且时间越长,增强实力也越多。这些学派是能够改变世界的力量。能够让一个土地人口并不多的小国,爆发出比他土地人口多几倍的大国还要强大的力量。

皇室对这些知识的保护非常严密,即便是学宫之中也没有这些知识的书籍,想要学习除了一些人家族传承外,就只有大干匠作监、皇家研究院这种地方。

皇室对那些儒家、法家、道家这些经典却完全不同,几乎没有限制任何门槛。甚至还将一些愚民、弱民理念的学说也拿出来。

这些学说在大干已经被皇室淘汰,但是却对那些小邦番国很有吸引力。这些小国的国主绝大多数都没有想着开启民智,而是选择愚民稳固自己以及自己后代的国主之位。

这些国主明知道这种做法并不利於国家实力提升,但是依旧会选择这些。这对於大干来说也是一个好消息,很好的限制了那些国家的提升。

儒家、法家、道家、名家等等学术经典很好,听了能够让人眼前一亮,甚至觉得这就是他毕生追求,但是理论就是理论,想要变成实践难度极高。

简单来说这种文科偏向哲学的东西可以治国,而强国则是需要理科。要不然最后只会成为真实历史中的民国,各种所谓的大师成群,国力却弱的一塌糊涂,别人飞机大炮都早出来了,民国却连一辆自行车都

最新网址: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