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 第 172 章(1 / 2)

aig cssatentvera srcastaticjjxetiastransarentnga ataaa

au cssatentuaa

以现在大学生的紧俏程度, 梁盼这一嗓子可是喊坏事儿了。

“大学又有谁家孩子考上大学了”

前段时间各个高校的录取通知书陆续寄过来,搞不清楚状况的人还以为又有通知书了。

“你听错了,是复读吧, 收到寄来的学习资料了。”

“啥学习资料, 看了就能考大学”

“在哪儿呢,让我也看看”

“哟,这么大几箱子书呢,谁家亲戚朋友这么厚道”

这会儿可不是后世教辅资料遍地的时候, 各中习题册根本刷不完, 像文州市这样的内陆三线小城市,不托点儿关系,想找几本合用的教辅资料真挺难的。

邮局人来人往, 都爱凑热闹,眼瞅着聚过来的人越来越多,韩腊梅连忙推了梁茂一把“快回去, 喊你大哥, 再叫几个人来帮忙。”

整整五箱子书啊

韩腊梅心尖都发颤了,自家可不止一个考生, 明年梁盼也是要高考的,如果应届能考上, 哪个愿意复读。

这些书就是孩子们的希望,怎么重视都不为过。

装书的箱子已经开封了, 他们这里三个人, 她和梁平一人抱两箱勉强可以, 梁盼也能抱一箱。

但现在很多人已经围过来了,都想看看什么资料书这么厉害,看了就能考大学。

梁盼懊悔不已, 不应该因为太过惊喜没有控制好音量。

她连忙把开封的箱子合上,两个两个摞在一起,一家三口就围着几个箱子,梁盼手还扒拉在上面,生怕让人给抢了。

但是好奇围过来的人太多了,有些人看起来还很激动,韩腊梅担心他们上手,连忙把最先拿出来的那本资料书给大家看,安抚一下众人的情绪。

好在这会儿的人都爱惜书本,接书之前,先在衣服上蹭一蹭,把手心的汗给擦干净了。

梁茂一路跑回去,他说得不清不楚,只说妈让回来喊人,梁峰只好叫了几个相熟的邻居,一起去邮局。

最后七八个人一起,把这五箱子资料和习题护送回来。

几个邻居,家里有小孩的,韩腊梅客客气气说一声,有时间让孩子来家里抄习题。

至于把书借出去,那是提都不会提的,谁家还没个亲戚朋友,借了一家就有更多家,回头把书弄丢了咋办,这可是家里两个孩子考大学的资本。

邻居一送走,韩腊梅迫不及待叫梁峰“小峰,你快看看,这些书合不合用,盼盼说这些书都好得很。”

梁峰当即拿了两本资料书翻看起来,越看眼睛越亮。

“咋样”韩腊梅忍不住问。

梁峰手指紧紧扣住在书封,激动道“有用,很有用,你看这里”

他快速翻到一道例题,指给其他人看“这道题,跟我高考时候遇见的一道题型很相似,当时我没有解出来。但是这本书上有三中解法,如果我提前看到这本书”

他后面的话没有说出口,但是在场的人都明白了。

韩腊梅下意识捂胸口,她儿子这次考大学,可只差三分啊

如果那道题解出来了,岂不是这次就考上大学了

她怎么就早没想着给孩子找找习题资料书啥的,这人家的学生娃都用这么好的资料书,学的知识多,自家孩子只学老师教的那么一点儿,难怪考不过别人家孩子。

“那你好好看,咱们再读一年,这回肯定能考上。”韩腊梅一边心痛,一边鼓励。

这会儿梁峰不再说不读书的话了,几大箱子的资料,他好好拓展巩固一下知识,来年真有希望考上大学的。

如果能读书,谁愿意辍学呢,还不是担心考不上,浪费时间浪费钱,拖累了家里。

“妈,你说这些书,是谁寄来的”梁盼蹲在地上,摸着五箱子书,这些肯定是她跟哥哥一起用,她是赶上好时候了。

韩腊梅想都不用想“肯定是你表哥寄来的。”

这么多资料,有的还有笔记,除了那个有出息的状元外甥,谁有本事弄这么多不一样的资料书和习题册。

“沈鱼”粱父想了想,点头“我也觉得是他,那孩子是个好的,就是让咱家那个不孝女给拖累了。”

“这孩子心眼真好。”梁母感叹了一句,心中一动“孩子愿意给咱们小峰张罗着寄这些学习资料,是不是愿意认咱”

梁家其他人纷纷意动,他们不愿意认梁凤霞,但是沈鱼不一样啊,这孩子学习好品行佳,放谁家都是宝贝疙瘩。

梁盼欢喜道“那我能跟同学说,省探花是我表哥吗”

梁峰同样与有荣焉,他十分想不明白,二姑那样的人,怎么就生出来这么优秀的孩子,难道真是歹竹出好笋还是沈家的基因特别优秀。

韩腊梅也愿意认这么亲,可她是整个梁家脑子最清醒的一个,不得不打断其他人的幻想“我看沈鱼那孩子,没这个想法。”

梁母愣住了“你说啥”

韩腊梅叹气道“我觉着,他大约是不愿意跟咱认亲的。”

将心比心,被那样一个妈折腾了小二十年,日子过好了,突然冒出来一堆外家的亲戚,换她她也不愿意认。

上次去兴城的时候可见着了,沈鱼不缺亲人,沈家那些人,对他都好着呢,就连继母都比梁凤霞强,知道护着他。

梁母迟疑不敢相信“可是可是他还给小峰寄来这么些书”

韩腊梅划拉了一下包括给他们看“没有寄件人名字,只有个地址,他连名字都不愿意留,其实也是表态吧。”

这个地址是寄包裹必须留下的,万一联系不到收件人,还得原路发回。

韩腊梅觉得,如果可以选择,沈鱼大概连地址都不想留。

梁家众人“”

梁母觉得很难过,但她心里又明白,儿媳妇分析的才是对的,孩子跟他们没有感情,凭啥就认一堆长辈,她们这些长辈给孩子啥帮助了吗

没有

还养出来那么个闺女祸害他,沈鱼没连带记恨上他们,还给寄学习资料,都是这孩子厚道。

梁盼失望地垂下头,嘀咕道“二姑真是太过分”

但凡她对沈鱼表哥不那么坏,表哥肯定不会不愿意认他们,肯定是因为梁凤霞才对她们一家印象不怎么好。

梁峰拿着书舍不得放“那这些书要寄回去吗”

“留着吧,这么好的资料。”韩腊梅立刻道,哪怕厚着脸皮,这些书也不能寄回去,孩子前途和未来,比什么都重要。

“白要人家东西,不合适。”梁峰说“这些书光买,价格就不便宜,而且还不一定好买。”

他刚翻看了一下,有些自己装订的习题册,题出的都非常好。

说不定是什么名校出的秘卷,或者市状元自己的秘籍,那不是金钱能衡量的。

梁母也说“那孩子一个人不容易,又要念书又要挣钱的”

虽说听人讲孩子有出息,自己很能挣钱,但一个还在念书的娃娃,成绩还那么好,不知道怎么挤出来的时间去挣钱。

像她们家小峰,复读了一年,两年高三,别说让他分心去赚钱了,家务活都不敢让他粘手,就怕分心影响他学习。

韩腊梅说“是这个理儿,没有白拿人家东西的道理,但是吧”

她斟酌着,有些不好开口。

“有啥话你直说。”粱父说。

粱父一般不发表看法,但他说什么,家里人一般都比较重视,既然他发话了,韩腊梅就不再纠结。

“我觉着,外甥好心给咱家寄这么多学习资料,肯定不是图钱,不然他随随便便复印了拿出去卖,肯定有人抢着要。”

这话大家都认同,尤其是梁平几个刚才去了邮局的,好些人喊着问他们这些书卖不卖。

这还是刚才没有放出沈鱼的名号,市状元省探花的学习资料,但凡家里有孩子在念书的,谁不想要。

就算孩子还没读到高三,那不总有读到的一天,哪个家长会早早觉得,自家孩子连高中都考不上,不都盼着考大学。

“那你说咋办”梁平说。

“对,茂茂他妈,你说,咱们听你的。”梁母知道自己性子软不成事,但她愿意听脑子明白人的话。

“我觉着,咱们不能直接寄钱,人孩子收罗这些资料都不容易,还好些笔记呢,好心寄过来,咱们随便给点儿钱打发了,那不是上赶着得罪人。”

“你说得有道理。”粱父听得直点头。

梁母说“那咱们寄点儿啥”

韩腊梅说“不用急着这一回把礼回全了,咱们吃的用的,都寄一些过去。别的吃食不好寄,这天儿得坏,回头我让我妈找我二嫂弄点儿山货来,之前拿回来那板栗还行吧还有晒的干花菇,说是质量好,拿来炖汤最香了。”

韩腊梅娘家二嫂是下面县里的,还有乡下的亲戚,之前辗转送了一些新鲜板栗过来,都觉得这板栗味道好,比别处买的板栗都好吃。

“对,又甜又面又糯,好吃。”梁盼说。

梁茂一听见吃的,嚷嚷起来“我也要吃板栗。”

“一边去,回头再说。”韩腊梅打发走小儿子,觉着光寄山货不行“家里熏肉腊肠,也挑好的包一些,这些都能放,不怕坏。”

“行。”梁母高兴道“小鱼要是喜欢,我到时候多做一点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