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第 106 章(1 / 2)

第34章

也不用等人回答因为杨飞自己有眼睛能看见, 周义带着四千人真的就这样撤兵了。

不知道是有意还是无意,对方不仅原路返回, 而且还又是拿着长刀斧头一路不紧不慢地边走边收拾道路两旁, 有些大坑和水洼还找石头来给填平了。

藏在山里头的人都看傻了。

原本的那条路上本来有好几根大树的, 都被这些人给放倒了, 放倒抬到一边去, 还把树桩子也给从地里刨出来了。

坚决不让树木拦路。

周义的四千人上山下山一趟, 别的没干, 只给山寨整好了一条十分平坦的道路出来。

前头在砍树的时候, 后面的军队拉的比较长, 其中有几个闲着没事的兵四处张望,然后就跟藏在树上的聂大壮对上了。

聂大壮确定他没有看错,那人跟他对视了好一会儿。他都做好那人大叫一声,军队围过来抓他的准备了。

没想到对方又换了个方向继续看来看去,装作什么事也没有发生过, 前头砍完了树继续向山下走, 他也就跟着队伍继续走了。

一声都没吭。

山脚下也藏的有山寨里的一个十人小队, 其中就有刘老三,隐约听见那军队里的一个人往回走的时候还嘀咕着说“刚好,现在赶回去还能吃到咱大营里做的饭。”

这些人到底干啥来了山上的大部分人、就连杨飞都有些茫然。

他们原来的准备全都没用上

这算是怎么回事呢

最奇妙的是, 藏在山林里的人, 从山脚下开始, 各自回家的时候, 在那条新修出来的、宽敞的路上还捡到了不少东西。

山寨里现在最缺的盐

虽然是最次的那种大盐粒子, 一小包的数量也不多,也就半两不到,但是架不住捡到的人多啊。

接到了命令从山脚下往回走的人听说路上有东西可捡,大家都留心着脚下,回到山寨的时候集合装进一个罐子里,最后也不算少了。

也有人捡到的不是盐巴,还有针线、顶针剪子之类的东西,总之都是一些日常生活中需要的、也是现在山寨里紧缺的东西。

要说盐巴是意外,这些东西就不可能了。

庄颜看向闻昭,一对上他的眼神她就知道,两人的想法差不多。

周义不知道是自作主张还是听了谁的命令来的,他这应付差事应付得不能更明目张胆了。

而军队里的兵丁“丢东西”应该也不是他们自己的意思。

毕竟他们人都在军营里的,不可能临出发之前还专门回家一趟去拿点东西出来“丢掉”吧

韩雷带了一个肤色略黑、名叫聂大壮的汉子上来。

他小心翼翼地看了看闻昭等人,小声地说道“军队下山时有个人在路上看见我了,我俩互相看了一会儿,他转头啥也没说就跟着军队下山了。”

事情到底如何,到此时此刻不能更明白了。

杨飞喃喃道“他们是专门来帮忙的”

可想而知,这绝不可能是远在经常的皇帝的意思。

山寨里的大家本来还怀疑对方是用的什么计策就跟他们想出来的这个游击战一样。

想用这些来让他们放松警惕,然后对方一个回马枪杀他们一个措手不及,给整个山寨一锅端了。

小心为上,山洞里的人暂时没有搬回来。

反正那里吃的喝的啥都有,准备充分,住一两个晚上也没什么。

山寨里的大家商量了一下之后,原定的分布在好几个山头的五百人全都回到了罗峰山上,分成十个大队轮流在山上巡逻。

而闻昭留下了韩雷在山上指挥大家,他和庄颜带着杨飞李石头等二十多人,骑马下山去了

于嘉关内没有消息传来,熙朝境内也没有,他们需要主动去打探一下现在到底什么情况。

既然于嘉关来的一万人马已经撤兵回去,山寨大概不会有什么问题了,他们要主动去探一探西疆和燕国那边的动静。

由于那四千人给修了路,闻昭等人下山的速度比以往可要快多了。

下山后闻昭安排杨飞和李石头各带几个人往燕国和西疆去探听消息,剩下的人和他一起沿着于嘉关外往玲珑城的方向而去,混进熙朝境内打探消息。

杨飞和李石头领命而去之后,他们这里加上闻昭和庄颜也就十个人了。

“昭昭,你以前就认识周义的,你觉得他会是这样大胆的人吗对皇令阳奉阴违”这可不光是找不到人撤退而已,他们还“丢了”不少东西在山上呢。

这是最让庄颜觉得匪夷所思的。

闻昭想了想,摇头“他不是这样的人。”

也就是说,肯定是有人叫他这样做的。

周义这一回也算是奉旨出征,一般人肯定指使不了他。

在于嘉关守将周义上头、并且能够让他冒着被杀头的风险干这种事情的人不多。

庄颜不清楚,但闻昭的心里头肯定是有数的。

他露出了若有所思的表情,没有说话。

他们骑着马很快就接近了于嘉关按理说这样的时候于嘉关应该是城门紧锁,戒备森严的。

奇怪的是他们骑在马上从外头看去,城墙上好像并不是这样的。

谨慎起见,他们没有靠近,而是直接往西行去。

很快就到了另外一个名为管阳的小城里,再往西走要不了多久就是玲珑城了。管阳城不大人口也不多,但因为出了城就不是大熙境内了,平日里也是重兵把守的。

玲珑城繁华,人多眼杂,虽然那里的消息肯定比较全,但危险性也比较高。

闻昭和庄颜等人准备试着进管阳城。

他们自然不可能大摇大摆的直接从城门处进城,几个人一起绕路,硬是绕到了一座小山上。那座山十分矮小,山上也没有什么大树。

“此处是设有岗哨的,塔楼上的哨兵看见有人从这里闯进城就会吹响号角。”闻昭边走边说。“我们要小心。”

十个人骑马进这样的小城太显眼了,基本就等于是在说“我有问题快来查我”。因此他们将马拴在了外头,想了想,连武器也没带,就直接上了小山坡。

刚走到那个小山顶,就看见塔楼上站了一个穿着铠甲,一手叉腰的人,而且对方面朝的正是他们的方向。

运气这么差庄颜吓了一跳正要掉头跑。

闻昭一把拉住了她,示意她向后看。

同时他低声说道“看到那人的铠甲了吗,那不是普通兵卒穿的。”

庄颜愣了愣她不知道对方什么官职,但他原本明明看的是她们的方向,现在又去看相反方向了是什么意思她是知道的。

她忍不住在心里头想着,这到底是什么人这么厉害,竟然让边关的守军全都叛变了

不对,如果他们知道是闻昭才这样故意放水的话也不能算是叛变。

顺利进城之后,几个本就是熙朝打扮的人分开往茶楼酒馆去了。

闻昭不放心庄颜毕竟她可不是熙朝人,因此两个人是一起行动的。

他们问了问路,朝着出大熙的相反方向往城中走去,在出城的路边看到了一个茶寮,里面坐的人不少,正在说什么说的滔滔不绝,神采飞扬。

两个人对视一眼,一起坐了过去。

“老板,来一壶你们这儿卖的最好的茶,再来一盘茶点。”

一个穿着褐色布衣的年轻人响亮地答应了一声,甩着肩膀的毛巾一路小跑过来。

“您的茶,茶点马上来。”

茶寮里的人见又来了俩人,一边看他们,一边继续说自己的。

“皇上真是昏了头了”

庄颜吃了一惊这些平头百姓的胆子都这么大

但实际上,这跨出一步就直接出了熙朝的边关小城里,百姓们对远在京城的皇帝还真没有什么畏惧。

住在边城的人,最在意的就是外头别国的人离他们够不够远、会不会随时打上来,最惦记的就是他们的守军有多少,守将厉不厉害。

这管阳城虽然没有真正打过仗,可左右的于嘉关和玲珑城都是打过的

“闻家世代忠良,谁谋反他们也不可能谋反啊咱们镇国将军跟燕国那一场仗打的那叫一个天昏地暗据说手握百万大军呢那时候他都没有叛国谋反,现在人打了胜仗老老实实回京城了叛国说出去三岁小二都不会信的”

“就是就是咱们将军为了表忠心,一家子除了一位将军,其他人全都老老实实在老家种地,连文官都不做的,更不要说武将了一代就只出一个将军怀疑谁也不能怀疑他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