瞧那气度,简直比当家的二少奶奶还要威风。
婆子只得带了裁衣去回禀二少奶奶,那妇人更加惊讶了,没想到这姑娘出门,竟然是只让人回禀一声就走了,根本就不是征求家人同意。
“带了人没?”二少奶奶问道,一面抬手任两个裁衣在身上裁量,“让人多拿些钱给姑娘用..”
婆子应声忙忙的去了。
“苏娘子。”二少奶奶转过身,一面对那妇人说道,“你方才见到姑娘了吧?”
裁衣妇人还在愣神,被旁边的婆子推了下,才反应过来。
“见过了见过了。”她忙堆起笑说道,“姑娘长得真好,一看就是个福相。”
爹死娘死的,还福相….
二少奶奶暗自一笑,这命硬的,四周的婆子低下头。
“你既然见过姑娘,那不用裁量,可能做出来?”二少奶奶笑道。
妇人明白了。
“能,没问题。”她忙笑着道,一脸自信,旋即又恭维,“姑娘骨骼匀称,天生的好做衣裳,穿什么都好看。”
二少奶奶一笑不再说话,那妇人便摈退一个妇人,自己亲自给她量衣。
“来了一批新料子,我给奶奶单独做个里衬。”她低声说道。
“别让人瞧出什么来。”二少奶奶亦是低声笑道。
“哪能啊。”妇人立刻低声笑道,“保管该瞧的能瞧出来,不该瞧的瞧不出来。”
二少奶奶抿嘴笑,不再说话。
这边刘梅宝带了宋三娘子以及两个仆妇出门,赶车的是京城人,很快就打听了陈家在哪。
“姑娘,这边这条街都是他们陈家的。”车夫在一条巷子前停下说道,一面热情的介绍,“姑娘瞧,街口这个衙门,便是咱们大周的宝钞提举司,直往里边都是陈家的家宅了,分为东宅西宅,大房二房住在老宅,东宅,三房四房分到西宅”
这么大啊,刘梅宝掀着车帘看,但见门墙虽然是青砖毫不起眼,但那门庭气派,彰显着非是一般人家,这可比刘家要富贵的多。
车夫所说的东宅,大门紧闭,角门不时有人进进出出,山墙巍峨,可见内里屋檐绵延,树木齐整,却是看不到更多。
“姑娘要去哪一个宅子?”车夫问道。
“去西宅吧。”刘梅宝说道。
车夫领命,小心的下车牵马而行,刘梅宝一直掀着车帘看,路过东宅门,见上面挂着一黑匾额,上提“武顺”三字。
马车从这门前慢行而过,走了不多远,就停在一般门面的一个门前,只是上面没挂匾额。
门也紧闭着,角门开着,可以看到有两个门房坐在条凳上,捧着茶正说笑。
两个仆妇整整衣衫,宋三娘子又低声嘱咐几句,她们便小心的拿着刘梅宝的帖子下车了。
“找四太太的?”门房走出来一个,听了仆妇的话。
仆妇带着浓浓的山西口音,门房有些奇怪的打量她们,又去看这边的马车,接过递来的帖子,看上面写着故奉直大夫协正庶尹宿安扇骨营刘乔生嫡女刘氏敬拜。
刘乔生原先在京城没什么名气,这样的外放小官京城多得是,但现在不一样了,贩夫走卒都知道。
不过这刘乔生可跟自己家从来没交道啊,门房很是奇怪,鉴於来头不小,便立刻收起先前的大意,小心的点头。
“稍等,我去回禀一声。”他立刻说道,捧着名帖便疾步进去了。
不多时就出来了,身后跟着一个衣帽整新的中年男人。
“这是我们管家。”门房介绍道。
那中年男人整了整衣衫,几步走到马车前,微微躬身施礼。
“刘姑娘,我们太太前日出门去了,过两日才能回来,帖子我收下,等太太回来立刻禀告。”他温声说道。
没在家?刘梅宝愣了下,有些失望,不过她的目的倒也不是真的拜见这个陈四太太,只要能见到陈家能说话的人就成。
“管家。”她掀开帘子,带着几分难掩的期盼问道,“其实我拜见太太也没什么大事,只是有一事要拜托一下,跟管家你说一声也可以。”
管家一愣抬头,见面前马车里坐着一个穿着果绿色衣衫明眸大眼的年轻姑娘,忙又低下头。
“姑娘有话请讲。”他说道。
“是这样,三年九月初十的时候,你们家的陈二老爷带着贵府小少爷去了山西解县,可有此事?”刘梅宝说道。
管家怔了下,认真想了想,才慢慢的点头。
“是有此事。”他答道,看向刘梅宝,对她的来意很是疑惑。
有此事,他知道,那就好,刘梅宝忍不住满面欢喜。
“管家你知道这件事就太好了。”她说道,身子前倾,大眼闪光的看着这个管家,“那那时候,你家小少爷从解县买了一个会踢毽子的丫头,叫做青丫的,你可知道?”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