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确,杨士科在襄阳令任上做了一年有余,真要说拔擢一名工府员外郎,襄阳大有人在。
论资历,怎么排也排不到他的头上。
而且牛佺说的这些,不只是一些文官觉得有道理,就是很多武将,也都跟着点头,在底下低声议论。
杨士科曾经是前明的工部官员,大顺任用官员,都以明朝的低官和失意文人为主。
这样做的道理也很简单,这些人往往对明朝官制的**失望透顶,或是憋着一股闷气,无处发泄。
大顺给他们机会任职,自然会感恩戴德。
因此在大顺内部,像杨士科这样的人极少,而且受到的排斥非常严重。
可李自敬归根结底并不是这个时代的人,对这些前朝官僚并没有太深的排外之情。
李自敬的某些想法,也和这些古人不同。
在李自敬看来,能在明朝占有一席之地的官员,无论品行如何,其能力都要受到肯定。
如果将这些当代的精英人才,不分良莠一并打倒,那么大顺将注定不是一个长久的政权。
古代的政权无论开始如何,后面都是要向一个封建王朝去转变,清朝入关是如此,朱元璋攻占金陵后更是如此。
李自敬要做的,就是加快这一进程,让天下人看见,大顺也可以相信和任用前朝官员。
任人以才,而非立场,这就是李自敬的态度。
看着中军帐内,众人的窃窃私语,李自敬心下微微一叹,也是有些为难,但很快便再度坚定了所想。
有的时候,就算被大多数人反对,所想也不一定是错的。
李自敬环视众人,眼中并未露出任何退缩之意,反而是冷笑一声,将目光定格在牛佺身上。
牛佺、牛金星父子,在历史上李自成退往襄阳之时离开大顺军降清,这个历史情况李自敬是知道的。
杨士科为大顺死於襄阳,无论因何目的,至少贞洁尤在,两相对比,高下立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