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昊天环顾四周,却没找到谷口的方向,不知道真神若来会走哪条道。不管怎么说,能将对方暂时抛开总是件好事。
长长地舒了口气,他接着问通灵宝玉:「何谓『洪荒九谷』?为何说是现存三谷之一?其余的几个呢?」
通灵宝玉轻快地答道:「这要从盘古开天的故事说起了。盘古大帝是在虚无缥缈的宝鼎核心孕育成长的。他从混沌未开处一路行来,走一步砍一斧,一直走向鼎外。他一边开拓一边积聚能量,累了就找个背风的地方休息一会儿,同时借助灵药恢复元气。这个仙心谷就是他曾经休息过的山谷之一。这样的山谷本有九个,最外面的三个被他破鼎而出时剧烈的震荡破坏了,中间研修则被魔祖故意损毁了,如今保存完好无损的只剩下最里面的三个,除了此地的仙心谷之外,还有一个四时八正谷,和一个虚无缥缈无定谷,每个谷都代表了天尊修行的不同境界,这是一个从先天到后天的不断变化的过程。」
叶昊天听得既感兴趣,又觉惋惜,叹道:「九谷失其六,真是可惜了!那两个谷在什么地方?我们能过去了瞧瞧吗?」说完又转头向兰儿解释道:「天尊是由仙而凡的智者,他的修炼从先天始,到后天终,而后畅游於仙凡两界;我们是凡夫俗子,修炼之路刚好相反,必须从后天始,至先天终,如此方能超凡脱俗。也就是说需要逆流而上,进入虚无缥缈无定谷修炼,才能达到大成的境界。」
兰儿含笑点头表示理解,心里也在想着如何都有进去后两个山谷。
通灵宝玉答道:「所有的山谷都能进去,不过却不太容易,必需一步一步的来,先从此谷开始。你可知道,此谷我为仙心谷,蕴含的灵气固然十分充足,但其真正的价值尚不在此,而是在於『仙心』两个字。」
叶昊天听得奇怪:「『仙心』?是不是『修仙之心』?绝情灭性,坚心向道?」
通灵宝玉解释道:「否仙心跟绝情灭性没有关系。所谓『仙心』,简单说就是一个『德』字。『德』字在道家名为『仙心』,在佛家名为『佛心』,在儒家是什么?我不好说。『山中无甲子,寒尽不知年』。仙心谷没有生死,也没有轮回,无论是飞翔的百鸟,不是奔驰的麋鹿,都已经在这里修炼很久了。它们积累万年的禽心兽心便是修炼仙心的基础。主人若能吸取此谷一半的仙心,就能令谷后的石壁出现裂痕,从而现出进入四时八正谷的通道。」
叶昊天回头看看身侧的兰儿,发现她正在用心琢磨通灵宝玉所说的话,而且面色也变得好了很多,於是便略微放了点心,笑着说道:「原来是这样,我明白什么是『仙心』了。达摩西来,不立文字,只在了悟自心。以此为一切圣凡十界依正的根本。全悟此心,则为至圣大乘;少悟即为二乘;不悟即为凡夫。儒以仁为本,释以戒为本,道以德为本。是故三教圣人,所同者心,所异者迹也。以迹求心,则如蠡测海;以心融迹,则似芥含空。心迹相忘,则万派朝宗,百川一味。」
兰儿看着他十分开心的样子,嫣然一笑道:「公子欲自成一派,看来是要以儒求心,以仁得道了。只是古往今来仁人志士那么多,关於仁爱的论述几乎泛滥,公子怎么才能开拓创新登峰造极呢?」
叶昊天沉思良久方道:「为练神功,无可逃避。儒家『仁、义、礼、智、信』,仁字排在第一位。仁是儒家思想的绝对核心之一,不知道什么是『仁』,就不明白儒家的含义,也就无法炼成至高无上的儒家神功。你说得不错,关於仁的描述太多了,单是一部《论语》就有多种说法。」
兰儿笑着插言道:「若说《论语》,我也打小儿背过的。其中有数人向孔子问『仁』,孔子的答法各自不同,其中有『克己复礼为仁』;『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仁者,其言民诩』;『恭宽信敏惠,能行五者於天下为仁矣』。这么多说法,究竟哪个对?」
叶昊天微微一笑道:「这些都是夫子的微言大义,全是经典之论,自然都不算错。不过以我之见,还可以再说得明白点。何谓仁?仁就是『爱』,爱父母,爱兄弟,爱百姓,爱鸟兽,爱花木……爱是生生不息的基础,是沟通协调的桥梁。」
兰儿有些为难地道:「这说法太宽了,若不能落到实处,究竟不是空话。世事繁杂,不是全凭一个『仁』字就能解决的,况且好心做坏事的例子比比皆是。」
叶昊天闻言陷入了沉思,许久方道:「你说的不错,这个『仁』字看似简单,其实却极其复杂。此时言之过早,待我仔细琢磨一下,修完『仁功』再说吧。只是不知道时间够不够用。我看真神很快就会追随者过来的,以他的资质,早晚会突破洪荒九阵。我只希望能早日有所突破,赶在对方前面进入四时八正谷。」说到这里他猛一甩头:「不管那么多了,先让我看看你身上的蛊毒,试试能不能祛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