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4、万相由心(1 / 2)

一座巨大的宝船悬浮在空中, 船头二人并肩而立, 共同望着秘境入口处不断涌出的魔气,面色凝重。

丁风华拂袖, 裂缺剑呼啸而出,朝入口处狠狠劈去。

剑气被反震开, 凛冽的罡风骤然吹起, 吹散白云,把宝船逼退几丈。

丁风华冷哼一声, 不理会飞回的裂缺剑, 厉声道“圣人庄那帮人还没过来这么磨磨唧唧,我们击退水族的时候,他们可不是这样”

宁宵皱眉不语。

一只仙鹤自空中飞来,两人神色微变, 脚步不自觉往前。

传信道童从仙鹤走下, 朝他们行礼,道“圣人庄庄主说, 庄内有事还需处理, 请两位暂等几日。”

丁风华勃然色变,焦躁地来回走,骂道“没良心的白眼狼”

他差点要破口大骂“当年小柏就不该救他们明明知道秘境出了事,拖拖拉拉不肯来,不就是自己的核心弟子没有进去吗一个个作壁上观仙门迟早要完”

宁宵神情温和,长袖的手却已攥紧。

玄门于圣人庄有莫大的恩情,霁月品行端正, 若听闻秘境生变,玄门相邀,定然会马上赶来,何况她还和佩玉交好,唯一的可能就是圣人庄此刻也遇到了十分棘手之事。

丁风华愤愤地说“显城呢秃子呢都没有来一群白眼狼”

宁宵摇头,“风华,冷静。”

丁风华“我怎么不冷静了我很冷静我那天说就不要让他们进去,你怎么说的,这要出了事,等小柏出来不得又守寡了好不容易有人眼瞎看上她。”

宁宵本忧心如焚,听他几句话,反而微笑起来,“各门皆有事宜,我们只是请他们来商议秘境之事,也不是他们来了便能解决问题,还是暂且放宽心等一等吧。”

丁风华剑眉深锁,“本来以为秘境里有规则限制,可你看看这魔气,这要弄出什么才能有这阵仗,我怎能不急”

宁宵掩唇,“也不一定是魔弄出来的,你忘了当年天阶和问心石吗”

“这也是。”丁风华面色放缓,总算抬手,接住围着他飞了半天的长剑,低头骂了句“没出息的东西,连个秘境也劈不开。对了,”他想起一事,“佛乡那边是派谁去的”

宁宵道“秋声。”

丁风华手撑着头,想了半晌,“我记得,是宗门大选上被佩玉打败的那个道修,是不”

宁宵道“宗门大选我记得那时你不在孤山,从何得知此事”

丁风华“”他一拂袖,“知道便是知道,你问这么多干嘛婆婆妈妈”

宁宵笑了笑,转头看向西方。他派洛秋声前往佛乡,并无十分把握,毕竟佛道一直不和,洛秋声若是被人轰出,也不足为怪。

佛乡宝寺巍然,日暮斜阳中,远处的大佛垂眸微笑。

洛秋声立在灵山山腰的小亭中,等待佛乡的回应。他仰头望着大佛,欣赏其上的绚烂佛光,当即取出纸笔,将其画在纸上,带回去给师弟师妹们观摩。

淡金色的夕阳与雾气中,佛头上晕出七彩的光轮,洛秋声微眯着眼,眼中的佛仿佛变了模样,端坐莲花上,手中捏花,面带微笑。

洛秋声站了一会,低头看了眼宣纸,将紫毫放下,画纸收起,不再试图画出佛的模样。

几个扫地小僧一直躲在树后打量他,见他放下纸笔,小和尚们对视一眼,把扫帚搭在亭柱,气势汹汹地蹦出来,找这个不速之客的麻烦。

“你为何放下笔”小和尚问“是觉得我们的佛配不上你的笔吗”

洛秋声看着三个相貌相仿的矮胖小墩子,“嗯”

小和尚叉腰,“你跑过来求我们帮忙,还看不上我们的佛,你是个道貌岸然的道士”

洛秋声笑笑,从怀里掏出一抄糖炒栗子,想分给他们。

三个小和尚眼睛都直了,强撑着不肯被道士腐蚀。

洛秋声道“那我问问你们,佛是什么样子的”

一个小和尚道“佛坐在莲花台上,手里捏花,面带微笑。”

另一个说“佛明明是站着的,男女双身,身披袈裟,手持经卷。”

“不对,佛是千手千面”

洛秋声强塞给他们一人一捧栗子,笑道“佛本无相,万相由心,你们要我如何画出来”

小和尚接了人家的栗子,脸蛋红红的,对洛秋声的好感大为改观。

洛秋声侍奉宁宵数年,与他性情上也有几分相近,看见可爱的小孩总忍不住上去揉揉头。他照例摸了摸小和尚光秃秃的脑袋,只觉手感与孤山诸位师弟不尽相同,于是趁着送栗之便,依次摸了过去。

小和尚连带改了称呼“道士哥哥,你怎么知道佛本无相呀你不是个道士吗”

洛秋声温声道“佛道未必没有相通之处。大道无形,大音希声,这世上真正的道法,都是难以用语言描述,用画笔描绘的。”

小和尚眨眨眼,“什么是道”

洛秋声笑而不语,指了指头上的天空,又指了指桌上的净瓶。

小和尚们摸不着头脑,满脸疑惑。

一个清朗的声音传来,“他是在说,大道不过是,云在青天水在瓶。”

洛秋声偏头看去,天心法师一身杏黄僧袍,立在石阶之上。这段石阶名为千佛路,山壁上雕刻着千座形态各异的菩萨佛陀。天心双手合十,立在千佛之中,慈眉善目,像一桩真正的佛。

洛秋声心中俨然,作揖行礼。

天心回礼,让三个小和尚拿着扫帚和栗子回庙里。

天心道“仙长,我随你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