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本感言(1 / 2)

无弹窗在线阅读本站域名 手机同步阅读请访问

原本想写篇后记,但想来想去,有些情节还是不用太写明白,算是留给大家一个想象的空间吧。 即便没有后记,点点还是有很多心里话想对大家说。

这本《我为纣王》自去年9月底上传第一章开始,直至今日的完结,不知不觉已过去了一年,全书正文共计两百三十万余字,回首看来,恍若梦中。

完本后的第一感觉是惶恐。 更确切地说,这种惶恐一直笼罩在本书的收尾阶段。 惶恐的原因很多,如怕没收好尾、怕因思考断更让大家空等……所以从八月份开始,我就放弃了对月票的追求(实际上就是每月一千大元的前六奖励,呵呵),专心写结尾。

大家或许会责怪归墟部分拖遝,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我过早的承诺结束所致,当然,也有自己驾驭不够的原因在内。 但我可以告诉大家,我的本意绝不是要拖,而是从全书的角度来看,所写成的这个结尾部分。 就在我承诺最后一章结束的这几天里,也并没有休息或是拖着想下一本书,每天脑子里就是怎么结束,从醒来到睡着,写了又想,想了又写,如此循环。 结局篇也改了又改,大结局《终始》上、中、下散布的篇幅是两万九千多字。

这近三万字所思考的时间,要比以往的数十万字的还要多,光是那寥寥数字的封神人选,就费了不少心思——依然是惶恐。 但我自问做到了对大家的那个承诺:

《封神演义》是 觉得阐教战胜截教,就如正义战胜邪恶一般,是理所应当的。 而随着年龄着阅历的增长,看法却越来越不同,有时为截教大感不平,甚至觉得阐教才应该是“邪恶”的反面角‘色’。

其实,就如同本书里所说的那样。 各人皆有立场而已,对错与善恶都是相对而言的。 所以。 在描写代表失败者一方的阐教中,亦有不少值得敬佩、个‘性’鲜明之人。

不少地史料表明,商纣王这位历史上有名的暴君实际上是被后来地统治者所丑化而衍生的,实际上,纣王只是一个失败者而已,甚至从某种角度来看,他还是个英雄。 祸国红颜的代表妲己也同此理。 说句题外的个人体会:历史上的善恶。 多与成败有关。

从对截教的抱不平,一直到对纣王、妲己的抱不平,还曾多次幻想自己进入这个世界会如何如何。 所以,在这本很久前就想写地封神类小说中,诞生了纣王这个第一男主角,当然,是被穿越的。

虽然顶着主角的一系列光环,也有不少金手指。但个人认为,在逆境中永不放弃、迎难而上才是张紫星致胜

在这本书中,除着墨不多的鸿钧外,我没有把圣人或仙人写成高高在上,深不可测的类型,而是更多地赋予人‘性’化。 有喜有怒,也会犯错。 换个角度来说,他们同样也是人,只不过拥有“超人”的力量而已,乃至主 所以,“人”字是贯穿全书的一条主脉。 有些内容可能招致一些神祗、菩萨信仰者的反感,但小说毕竟是小说,可参看内容简介中的一句“请勿与传统神话或个人信仰划上等号”。

虽然经常在工作之余赶稿更新,压力很大。 但《我为纣王》终归是一本我“想写”的书。 而不是为了生活“要写”的书。 既然是想写,就难免有许多个人地小幻想在里面。 比如后宫问题。 作为一个假想主角是自己的男人,自然希望拥有众多对自己死心塌地的美‘女’,这也算是当代众多男同胞所共有的小臆想吧,当然,纣王这个天子的身份也为此提供了大大的便利。 美‘女’是本书的一大元素,并不是推动整个故事的主线,所以某人厚颜,并不承认这是种马文,只不过后宫……

事实上,我原本有写三国的构思,但眼下三国类的书实在太多了,自问写不出什么新意来,为免大家视觉疲劳 在本书中,大家或许也看到了一些三国情结,比如九魂地三国人物、还有蔡文姬……嘿嘿,蔡美眉本是某人最仰慕地三国‘女’‘性’之一(第二名是甄宓),如今开金手指使其来封神相会,算是一偿夙愿,虽然顶了不少骂声,但也算是无悔了。 (嘿嘿……)

就如同三国的内容一般,二十四世纪地科技元素也是一个“度”的问题,关键在於如何把握轻重比例,这里也不作赘述了。 这本书出现的一些小细节与小笔误点点还会尽可能地做一些相应的调整,算是对自己负责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