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人善不该被人欺(1 / 2)

十几里的公路,对于袁野来说不算个距离,骑上自行车一口气儿就蹬到家了。按老舅“指示”的流程办好后刚要走,却被老舅妈拉住了。

“袁野,你和老舅妈说,你老舅这几天都按时按点儿回收购部吗”

袁野没有。我老舅天天走得可早了,自己热口饭吃完就出去。中午回来还行,晚上可就没准儿了,有时候我做完饭就干等着,有两次都是天大黑了才回来,快把我饿抽抽了。

“你辛苦啦。我再问你,你老舅有没有往回领啥人儿”

“领人回来那个那个大金牙算吗他来过。”

“大金牙是他师傅,没啥稀奇的。别人呢比如说女你不认识的”

袁野想了半天,说没有,反正我是没见着。老舅妈,我得回家了,我妈让我去换我爸呢,他去放奶牛了。

“你妈让你的你先到家了”

袁野这才意识到说漏嘴了,马上回答说不是,我一进村口儿我妈去地里看着我了,她喊的。

“噢去吧,去吧。等等”李春草会心一笑,取出两个大苹果塞给袁野。

阿木古郎在一旁央求妈,我想跟我小哥去

“你去干啥你小哥去放牛,你去净给添乱”

“妈妈”

袁野老舅妈,让阿弟跟我去吧,正好有个伴儿,要不然我自己还没意思。

李春草阿木古郎,你去可去啊,别虎淘虎淘的。千万别下河啊,让我发现,烧火棍子伺候

夏日的月牙河最可爱,最受欢迎。捞鱼、游泳、趟水,或者就是河岸走一走、坐一坐,心情都会格外舒畅。

坐在袁野自行车的后座上,阿木古郎一路嘴不闲着,问这问那,中心思想就一个希望小哥能和妈妈说说,带自己到红楼市区爸爸的收购部住几天。

袁野能掂量出自己半斤八两,“哼、哈”应付着,始终没敢明确承诺。

远远看到一排茁壮的大榆树,阿木古郎感觉到后背有些发凉,便不再说话了。

袁振富背靠大榆树坐着,拿着一本书在不远处是几头悠闲吃草的奶牛。黑白大花,干干净净的,浑身上下没有一根草棍儿和泥点子。

其其格是非常讲卫生的一个人。宁可自己累得直不起腰,也要让全家人都穿得整洁,哪怕衣服有补丁,但必须是干净的。

在月牙河村且包括很多乡村,都有一个光荣传统,那就“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理念已根植于心。于是,便有了老话儿“笑脏不笑旧,笑破不笑补”。衣服脏了不去洗、埋埋汰汰的,衣服破了不知道补、大窟窿小眼子的,说明了什么一个字懒老人常说,贫穷不可怕,懒惰遭人嫌

人勤快,就挨累。其其格就是这样,不仅让家人穿得整洁体面,家禽家畜同样是如此,绝对不允许出现满身“泥嘎巴儿”的情况。尤其是夏天到了,袁振富仁受其其格的影响,时常会牵着奶牛到月牙河里,拿笤帚或刷子给它们洗澡。

干干净净是生活的一种状态,更是一面镜子,体现出向上、进取的意志和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