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时9章 男人有时真挺难(1 / 2)

自从去了一次伊仁市,回到幸福路村的家里后,赵有亮便开始攻读买回的“业务书”。说实话,这本书写得还真有意思,他竟然看得入了迷,如果真的是专业讲古玩收藏的书,他肯定是看不下去的。

这一天,赵有亮脑子里不知怎么就突然想起了袁月亮的事儿,当时就是就激灵万一她要四处宣扬可就麻烦了。

得找个人打听打听袁月亮的人品,可找谁呢找表哥特木尔他是月牙河村的党支部书记,对每一家、每一人都了解,可他根本不会告诉自己。赵有亮心里最清楚,特木尔表哥对自己是不会正眼瞧的。那又找谁呢他拿起手机翻看着通讯录,一个名字映入眼帘哈哈,就是他了

赵有亮拨通了电话,那边很快就接听了。

“喂,兄弟,忙啥呢”

“我能忙啥,地里刨食儿呗。不像你有亮哥啊,走南闯北,动动嘴就是万八千的进账。”对方的语气中满是讨好。

“三福啊,哥求你个事儿”

“看这话让你给说的,有啥你就指示,兄弟肯定是你指哪儿我打哪儿,二话没有真的,撒谎不是人的”三福很仗义地说道。

三福,何许人也姓李,月牙河村村民,现年四十岁,长得高高大大、白白净净的,白净得让很多妇女都嫉妒。他和阿来夫是小学同学,两人是打打闹闹成长起来的。后来,阿来夫搬进红楼市区搞废品收购,两人来往就少了些。有人还说,离开了阿来夫,李三福就走下坡路了。为什么呢

原来,与阿来夫疏远的日子里,李三福和村里的谷满仓、王守会、吴仁青打得火热,四人脾气相投,走得很近。想学“桃园三结义”,无奈多了一人,只好冠以“四大金刚”之名。四人自以为了不得,人前吆五喝六的,没想到村民在“四金刚”前面给加了个修饰语叫“游手好闲四金刚”,堪比“童氏三魔”啊。

谷满仓,四十七岁;吴仁青,五十岁,是李三福的表哥,管李三福的妈妈吴美娟叫姑姑;王守会,五十有三,王山子的爸爸,月牙河村有名的“赌王”,外号儿“快手王”。

李三福是四人之中年龄最小的,他怎么会和大他那么多、又好赌又好吃、被村民称为“奸懒馋滑屁”的三人纠缠到一起的呢答案就三个字鬼知道

李三福有个优点,就是尊重老婆牡丹;李三福还有个缺点,就是特别怕老婆牡丹。而且,怕老婆的人都有一个通病,不希望别人说自己怕老婆,所以在人前总是装得很爷们儿。

据说,有一次李三福约另三个“金刚”在家里打牌,从下午打到天黑。到了该吃晚饭的时候了,三人起身要走,被李三福拦住了,特别仗义地说

“我媳妇,牡丹,最听我话了,说东不往西,叫她打狗不撵鸡。娶了这样的媳妇,我是积了八辈子大德了。没事儿,晚上在家吃。牡丹,炒几个菜,我们哥四个喝几杯。”

那三人都知道李三福的底细,吴仁青和王守会就要走,谷满仓使了个眼色,二人只好坐下来。三人都不说话,该打牌打牌,并没有要走的意思。

被戴上高帽儿的牡丹满脸堆笑地来到牌桌前,和气地说三福,你来一下。

李三福没动,边抓牌边说不用请示我,冰箱里有啥好吃的就整,实在不行去商店买去。这点儿小事儿,你批准你做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