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 封神之战(十一)(2 / 2)

只是殷郊自思,料觉得今日是不能脱得此灾了,于是说道“也罢,将军既奉君命,不敢违法,还有一言,望将军不知可施此德,周旋一脉生路”黄飞虎问道“殿下有何事但说不妨。”

殷郊回道“将军可将我殷郊之首级回都城回旨。可怜我幼弟殷洪,放他逃往别国。倘他日长成,或得借兵报怨,得泄我母之沉冤。我殷郊虽死之日,犹生之年。望将军可怜”有此一言,足见兄弟情深,这和纣王却是半点不似父子。

只是殷洪听闻殷郊之言,却也是上前急忙制止道“黄将军,此事不可。皇兄乃东宫太子;我不过一郡王。况我又年幼,无有大施展,黄将军可将我殷洪首级回旨,皇兄或往东鲁,或去西岐,借一旅之师。倘可报母弟之雠,弟何惜此一死”

殷郊听完殷洪之言,也是无比感动,上前一把抱住兄弟殷洪,二人一齐放声大哭道“我何忍幼弟遭此惨刑”只见二人抱做一团痛哭流涕,彼此都不忍对方赴死,你推我让,那里舍得自家兄弟去死。

方弼、方相看见二位殿下是如此情深意切,又加之,自己二人也是一对兄弟,感同身受之下,二人不禁是一齐叫道“苦杀人也”也是泪如瓢倾。黄飞虎看见方弼有这等忠心,也是有些不忍看见,毕竟其中甚是凄惶,乃含泪教导道

“方弼不必啼哭,二位殿下不必伤心。此事惟有我五人共知。如有漏泄,我举族不保。方弼过来,保殿下往东鲁见姜桓楚;方相,你去见南伯侯鄂崇禹,就言我在中途放殿下往东鲁,传与他,救他两路调兵,靖奸洗冤。我黄飞虎那时自有处治。”

方弼见黄飞虎如此言语,回道“我弟兄二人今日早朝,不知有此异事,临朝保驾,不曾带有路费;如今欲分头往东南二路去,这事怎了”黄飞虎这时也有些犯难,他也不知道该如何处理“此事你我俱不曾打点。”

黄飞虎沉思了半晌之后,终于是说道“可将我内悬宝玦,拿来前途货卖,权作路费。上有金厢,价值百金。二位殿下,前途保重。方弼、方相,你兄弟宜当用心,其功不小。臣回宫复命。”说完就将抱玦扔给方家兄弟,自己则是上骑回了朝歌。

黄飞虎进城时日色已暮,但是百官却都还在午门,黄飞虎下得五色神牛。早有比干问道“黄将军,怎样了”黄飞虎还不犹豫地撒了一个慌,说道“追赶不上,只得回旨。”既然是都决定了要报下二位殿下,那哪还有什么说实话的余地。

而百官听了黄飞虎之言则是大喜过望。只是黄飞虎没时间和群臣交谈,得先进宫候旨。见了纣王,纣王问道“逆子叛臣,可曾拿了”黄飞虎回道“臣奉手敕,追赶七十里,到三叉路口,问来往行人,俱言不曾见。臣恐有误回旨,只得回来。”

纣王也不疑有他,说道“追袭不上,好了逆子叛臣卿且暂退,明日再议。”黄飞虎谢恩之后出了午门,与百官各归各自府第。又说妲己见未黄飞虎曾拿住殷郊,又进言说道“陛下,今日走脱了殷郊、殷洪,倘投了姜桓楚,只恐大兵不久即至,其祸不小。

况闻太师远征,不在都城。不若速命殷破败、雷开,点三千飞骑,星夜拿来,斩草除根,恐生后患。”纣王听了妲己之言,觉得甚是有道理,却不知道自己本来就没有道理,只是说道“美人此言,正合朕意。”

既然心里已经是拿定了主意,纣王连忙传手诏吩咐道“命殷破败、雷开点飞骑三千,速拿殿下,毋得迟误取罪”殷、雷二将俱来领诏,只是此时天下兵马的调动,却都要往黄飞虎府内,来领兵符,才能调选兵马。

黄飞虎坐在后厅,沉思道“朝廷不正,将来民愁天怨,万姓皇皇,四海分崩,八方播乱,生民涂炭,日无宁宇,如何是好”正在沉思之时,有军政司启奏道“老爷,殷、雷二将听令。”黄飞虎命道“令来。”

很快二将就进道黄府后厅,行礼之后,黄飞虎问二将道“方才散朝,又有何事”二将启奏道“天子手诏,命末将领三千飞骑,星夜追赶殿下,捉方弼等以正国法;特来请发兵符。”

此言把黄飞虎一惊,心中暗想道“此二将赶去,必定拿来;我把前面方便付与流水。”于是吩咐殷破败、雷开道“今日晚了,人马未齐;明日五更,领兵符速去。”殷、雷二将却是不敢违令,只得暂时退去。这黄飞虎乃是元帅,殷、雷二将都是麾下之将,怎敢强辩,只得回去。

见殷雷二将一走,黄飞虎又对周纪曰“殷破败来领兵符,调三千飞骑,追赶殿下。你明日五更,把左哨疾病、衰老、懦弱不堪的点三千与他去。”周纪心领神会知道黄飞虎有意要放二位殿离去,故而领命而去。

第二天清早五更十分,殷、雷二将就来黄府等着黄飞虎发兵符。早有周纪下了教场,令左哨点了早已准备好的三千飞骑,发与殷、雷二将领去。二将观之,皆是老弱不堪,身染疾病之卒,却又不敢违黄飞虎之令,只得领人马出南门而去。

一声鼓响,催动三军,只是那老弱疾病之兵,如何行得快,急得二将没奈何,只得随军慢慢挺进。这边殷破败、雷开紧赶慢赶地在追赶二位殿下;那边方弼、方相已是保着二位殿下行了足有一二日,方弼兄弟相商道

“我和你保二位殿下反出朝歌,囊箧空虚,路费毫无,如何是好虽然黄老爷赐有玉玦,你我如何好用,倘有人盘诘,反为不便。来此正是东南二地,你我指引二位殿下前往;我兄弟再投他处,方可两全。”方相也觉得这主意不错,点头道“此言极是。”

于是方弼便请示二位殿下,说道“臣有一言,启二位千岁臣等乃一勇之夫,秉性愚卤;昨见殿下负此冤苦,一时性起,反了朝歌,并不曾想到路途窵远,盘费全无。今欲将黄将军所留玉玦货卖使用,又恐盘诘出来,反为不便。

况逃灾避祸,须要隐秀些方是。适才臣想一法,必须分路各自潜行,方保万全。望二位千岁详察。非臣不能终始。”殷郊也觉得就这么行下去,也不是什么好办法,也是回道“将军之言极当。但我兄弟幼小,不知去路,奈何”

方弼说道“这一条路往东鲁,这一条路往南都,俱是大路,人烟凑集,可以长行。”殷郊听了,点头道“既然如此,二位将军不知往何方去何时再能重会也”方相回道“臣此去,不管那镇诸侯处暂且安身;俟殿下借兵进朝歌时,臣自来投拜麾下,以作前驱耳。”

四人各自洒泪而别,却是暂且不表,只说此时离了朝歌的墟狱,却正在昆仑玉虚宫游说玉虚宫一中仙人,而此时的玉虚宫众仙基本上都在此处听道,倒也省去了墟狱一个个去找他们,只见墟狱此时坐在原本元始天尊的位置上,对着众仙讲道,不过他讲的却不是道法,而是封神之中的求生之道,只听他说道

“我知诸位现如今都是潜心在自家洞府中修行,一心想着不问世事,好逃过灾劫,只是却是想岔了,这大劫不是能躲得过去的,与其躲避,不如主动迎合,这样才能抱得一身修为不至于白白浪费,还望各位三思而后行。”,,大家记得收藏网址或牢记网址,网址,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报错章求书找书和书友聊书请加qq群647377658群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