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3章 西行取经 (八十七)(2 / 2)

行者欢喜,把手一招,三藏即同八戒、沙僧,牵着白马,挑行李近前来,都对那老者作礼。老者见三藏丰姿标致,八戒沙僧却是相貌奇稀,又惊又喜,只得请他们入里坐,教小的们看茶,一壁厢又命人办饭。

三藏闻言,赶忙起身称谢,又问道“敢问公公,贵处遇秋,何返炎热”老者道“敝地唤做火焰山,无春无秋,四季皆热。”三藏问道“火焰山却在那边可阻西去之路,老者道“西方却去不得。那山离此有六十里远,正是西方必由之路,却有八百里火焰,四周围寸草不生。若过得山,就是铜脑盖,铁身躯,也要化成汁哩。”

三藏闻言,顿时大惊失色,竟是不敢再问。只见门外走来一个少年男子,推着一辆红车儿,住在门旁,叫声“卖糕”大圣听见了,就从身上拔了根毫毛,变了个铜钱,就问那人买糕。那人接了钱,也不论好歹,揭开车儿上的衣裹,热气腾腾的,拿出一块糕来,递与行者。

行者将这糕托在手中,却好似火盆里的灼炭,煤炉内的红钉。只见他左手倒在右手,右手又换在左手,只说道“热热热难吃难吃”那男子闻言,却是笑道“怕热莫来这里,这里是这等热。”

行者听他这么说,就辩解道“你这汉子好不明理,常言道,不冷不热,五谷不结。他这等热得很,你这糕粉,自何而来”那人的回答,却是出乎意料“若知糕粉米,敬求铁扇仙。”

行者就问道“铁扇仙怎的”那人回道“铁扇仙有柄芭蕉扇。求得来,一扇息火,二扇生风,三扇下雨,我们就布种,及时收割,故得五谷养生。不然,诚寸草不能生也。”

行者闻得此言,急忙抽身走入里面,将那糕递与三藏,说道“师父放心,且莫隔年焦着,吃了糕,我与你说。”长老接糕在手,却是没吃,反倒向本宅老者请道“公公请糕。”老者见他他这般客气,就笑问道“我家的茶饭未奉,敢吃你糕”

行者也是笑道“老人家,茶饭倒不必赐,我问你铁扇仙在那里住”老者好奇道“你问他怎的”行者回道“适才那卖糕人说,此仙有柄芭蕉扇,求将来,一扇息火,二扇生风,三扇下雨,你这方布种收割,才得五谷养生。我欲寻他讨来扇息火焰山过去,且使这方依时收种,得安生也。”

老者又对行者道“固有此说。你们却无礼物,恐那圣贤不肯来也。”三藏问道“他要甚礼物”老者回道“我这里人家,十年拜求一度。四猪四羊,花红表里,异香时果,鸡鹅美酒,沐浴虔诚,拜到那仙山,请他出洞,至此施为。”

行者却是不理这些,在他看来,若要求人有什么比他的人情更大,就问道“那山坐落何处唤甚地名有几多里数等我问他要扇子去。”老者如实回道“那山在西南方,名唤翠云山。山中有一仙洞,名唤芭蕉洞。我这里众信人等去拜仙山,往回要走一月,计有一千四百五六十里。”

行者闻言,却是又笑道“不打紧,就去就来。”那老者见他实在要去,就劝道“且住,吃些茶饭,办些干粮,须得两人做伴。那路上没有人家,又多狼虎,非一日可到,莫当耍子。”行者还是笑道“不用不用,我去也”

而后行者说了一声,忽的就消失在空中不见了。那老者慌张道“爷爷呀原来是腾云驾雾的神人也”

且不说这家子见了行者神通后,供奉唐僧加倍,又说那行者霎时间,就已是到了翠云山上,按住祥光,正在找寻洞口,耳边忽然闻得丁丁之声,定睛一看,乃是山林内的一个樵夫,正在伐木。

行者即趋步至前,又闻得他放声歌道“云际依依认旧林,断崖荒草路难寻。西山望见朝来雨,南涧归时渡处深。”行者就近前作礼道“樵哥,问讯了。”

那樵子见有人问礼,就撇了柯斧,答礼问道“长老何往”行者问“敢问樵哥,这可是翠云山”樵子回“正是。”行者又问“有个铁扇仙的芭蕉洞,在何处”樵子笑道“这芭蕉洞虽有,却无个铁扇仙,只有个铁扇公主,又名罗刹女。”

行者也不管是什么仙还是公主,只问道“人言他有一柄芭蕉扇,能熄得火焰山,敢是他么”樵子回道“正是正是,这圣贤有这件宝贝,善能熄火,保护那方人家,故此称为铁扇仙。我这里人家用不着他,只知他叫做罗刹女,乃大力牛魔王妻也。”

行者闻听了铁扇公主的家世后,却是大惊失色,心中暗想道“又是冤家了当年伏了红孩儿,说是这厮养的。前在那解陽山破儿洞遇他叔子,尚且不肯与水,要作报仇之意,今又遇他父母,怎生借得这扇子耶”

樵子见行者沉思默虑,嗟叹不已,便笑道“长老,你出家人,有何忧疑这条小路儿向东去,不上五六里,就是芭蕉洞,休得心焦。”行者道“不瞒樵哥说,我是东土唐朝差往西天求经的唐僧大徒弟。前年在火云洞,曾与罗刹之子红孩儿有些言语,但恐罗刹怀仇不与,故生忧疑。”

樵子道“大丈夫鉴貌辨色,只以求扇为名,莫认往时之溲话,管情借得。”行者闻言,就对他深深地唱了个大喏,道“谢樵哥教诲,我去也。”

行者别了樵夫之后,径至那芭蕉洞口,但见那洞口处的两扇门紧闭牢关,洞外一片风光秀丽。好去处正是那山以石为骨,石作土之精。烟霞含宿润,苔藓助新青。嵯峨势耸欺蓬岛,幽静花香若海瀛。几树乔松栖野鹤,数株衰柳语山莺。诚然是千年古迹,万载仙踪。

碧梧鸣彩凤,活水隐苍龙。曲径荜萝垂挂,石梯藤葛攀笼。猿啸翠岩忻月上,鸟啼高树喜晴空。两林竹荫凉如雨,一径花浓没绣绒。时见白云来远岫,略无定体漫随风。

行者上前去,只大叫道“牛大哥,开门开门”呀的一声,就见那洞门开了,里边却是走出来一个毛儿女,手中提着一个花篮,肩上还担着锄子,真个是一身蓝缕无妆饰,满面精神有道心。

行者上前迎着那女童,合掌叫道“女童,累你转报公主一声。我本是取经的和尚,在西方路上,难过火焰山,特来拜借芭蕉扇一用。”那毛女却有些警觉,先问行者道“你是那寺里和尚叫甚名字我好与你通报。”

行者如实回道“我是东土来的,叫做孙悟空和尚。”那毛女听了他的话,随即回身,转于洞内,对那罗刹女跪下,道“奶奶,洞门外有个东土来的孙悟空和尚,要见奶奶,拜求芭蕉扇,过火焰山一用。”

那罗刹听见孙悟空三个字,便以撮盐入火,火上浇油;骨都都红生脸上,恶狠狠怒发心头,口中骂道“这泼猴今日来了”叫道“丫鬟,取披挂,拿兵器来”随即取了披挂在身,拿着两口青锋宝剑,整束了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