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堂上的格局,本来是定了的。
太子死了,那群文官还能支持谁呢。
虽然明面上是不敢在立嫡储这种事情上表现出立场,但暗地里,该支持谁,如何获得利益,怎么样增加权势,那不都是清清楚楚么。
文官是肯定要支持朱允炆的,奈何……自从朱允熥突然冒出来,局势就变了。
或许是朱允熥表现的太过厉害,亦或者是朱允炆表现的太不厉害。
但不管怎么说,他的骚操作太多。
一如史书记载,朱允炆当皇帝明明有一手好牌,偏要打的稀烂。
而一手烂牌的朱棣,面对朱允炆一手好牌打的稀烂的情况,认真点,自己一手烂牌也就赢了。
所以,你是说朱允炆烂,还是说朱棣强?
或许都有原因,就好似现在的朱允熥和朱允炆。
朱允熥的开局,就那名声,就那存在感,老朱几乎就没想过要立他!
朱允炆则是开局名声好,时常又表现自己,已经得到老朱的青睐,就差当众宣布你朱允炆就是继承人了。
结果……
这才多久?
开始打烂牌了。
先是丢名声,接着薄情寡义,后来显露出自己的无能,然后吕氏还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把文官推入火坑……
这一系列操作下来,别说老朱都暗地里定下朱允熥为太孙了,就是支持朱允炆的文臣们,也都开始不得不慎重起来。
只是,朱允炆似乎还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他甚至还觉得,自己母亲那怕是顶下罪责,自己将来一旦上位,一切都不是问题。
直到!
直到那个男人,他站出来,说出了那句震惊朝堂的话:
“臣孙以为,吕氏无德,迫害朝臣,当废其太子妃之位,以保全太子宽厚仁善之名……”
静~~
死一般的寂静。
甚至显得压抑。
所有人都大气不敢喘,甚至绝大多数人,都低下了头!
皇三孙朱允熥,要求废吕氏太子妃之位……
别说是群臣,就是朱元璋也是被这毫无思想准备的话语震惊住了。
他看着下方的朱允熥,朱允熥就这样看着他,眼神坚定。
废吕氏太子妃之位。
这能是随便废的?
但,朱允熥说的又是合情合理。
吕氏如此犯错,莫说是品德有失,甚至可以说她都坏透了。
而且,事情已经闹到朝堂,於东宫名声极不好,太子又才刚下葬,吕氏就犯这种大错。
你要说废她,好像也行!
只是,朱允炆脸色却变了又变,最终他还是站出来:
“陛下,我母妃纵然有错,错不至此……”
“那二哥以为,应该如何处置?宿娼的十官,尚且是犯了大罪,要被革职。而设局之人,废其尊位,有何不可?”
朱允熥表现的非常强硬。
准确的说,这是他第一次在朝堂上,毫不退步的强硬。
之前的强硬,都会留有余地,让人觉得他还挺仁善。
现在,这个时候,不必要留余地了。
文武官员们,还是不敢说话。
有些聪明的,脑子灵活的,已经意识到,这其实就已经是两个皇孙争斗的关键时刻了。
明明朱允熥才刚有夺嫡之势,就已经到了关键时刻?
这太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