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是能够抓住机会,再好好表现,让文官们继续支持他,让老朱再次发现他的优点,让他做太孙,也不是不可能吧?
反正他觉得,老朱还能选谁呢?选朱允熥?那就不该因为一点小事,对朱允熥禁足吧?
当然,朱允熥被禁足的三天里,也开始学看书了。
不看不行,他虽然觉得治理天下不是要靠读书,不是要靠儒家思想。
但掌握一些,以后控制文官,还是不错。
要想安稳的打皇位坐好,也是不容易的,压力很大。
太子朱标,就是例子,压力太大,精神一直紧绷,下面一堆事要处理,上面还有个朱元璋悬着。
做的好,不一定有表扬,但是做不好,朱元璋的脾气,朱标也不好受。
朱标的死,谁也说不好具体原因是什么。
是因为他的手段得罪人了?是因为他的存在让谁顾忌?还是他力行迁都动了谁的利益?
或者,就是在你老朱手底下当常务副皇帝,压力太大了?
其他人的责任有没有,不知道。
但是老朱要为朱标的死负责,这是肯定的。
无论是谁,想做掉朱标都不太容易。
唯独老朱,一言一行,都影响着朱标的神经。
朱标不堪重负而倒下,没人敢说是老朱的责任。
但朱允熥心里清楚,而且他不想这样。
他要做好太孙,一个不被朱元璋一言一行就压迫得神经紧绷的太孙。
不然自己神经也紧绷,然后猝死?
还是那句话,做皇帝不容易。
老皇帝没死,做太子太孙,更不容易。
朱允熥想着,也觉得庆幸,好在朱元璋现在不像以前那样,或许他也知道,自己以前给朱标压力太大了。
三天的禁足过了。
朱樉也在金陵呆了三天。
似乎是瞅准时机,朱元璋在第四天,早朝上让朱樉也去。
朱允熥禁足过了也是要去了,这是老朱有意为之。
早朝上。
朱允炆厚着脸皮在, 朱元璋为啥还默许他上早朝?
不是因为还给他机会,只是想着,让他上早朝,也是给大家一个表象,他朱元璋还没有确定立谁。
否则只让朱允熥一个太孙上早朝,大家立马就觉得,朱允熥必然是太孙人选了。
换做以前,朱元璋是急切要立朱允熥才合理。
现在他不急啊,那本神书上内容他是信了,说他还有五六年才死。
既然如此,还有时间。
就让子弹多飞一会儿,不着急立太孙。
那怕是让朱允炆给朱允熥当陪练,或者让朱允炆当烟雾弹。
总之他心里是决定立朱允熥,但不着急表现出来,让朝臣们,都继续看不透吧!
朱樉在早朝,则是引来许多官员不爽的眼神。
大家对这位大明第一藩,印象好不到那里去。
而朱允炆也是看出这点,这个二叔和他不对付,朝臣们又看他不爽。
那是好事。
所以朱允炆和朱樉对视一眼,都哼了一声,不对付的很。
而此刻,朱允熥也上朝了。
要说装,朱允熥现在也会啊。
他很讨厌朱樉,就凭朱樉的所作所为,在朱允熥这里够死一百次了。
他甚至想着,这个家伙这段时间被自己忽悠得当个人了。
若是在自己上位后,他意识到被骗,而继续残暴不仁的话,那他说啥也得把他弄死。
最好是一怒之下造反,名正言顺的弄死他才好。
但是此刻,他得装。
“二叔……”
“允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