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举(上)
安莲终於在钦天府的精密演算下浩浩荡荡搬迁至凤章宫,与承德宫一道相临,成为名副其实的后宫之主。
近几天,整个后宫朝堂都看出皇上心情上佳,连刘珏上朝打了个喷嚏都被关切了半天,最后还大笔一挥,免他三天早朝,令半朝文武心思蠢动。奈何翌日早朝,明泉宣了御医在一旁候命。
「莫急,朕还怕你忙不过来呢。」轻飘飘一句笑语,下面原本站姿歪斜的大臣立刻挺胸收腰,精神百倍。
连镌久递上准备许久的折子,提出设立武举,以求天下将才。
此议一出,满朝武将哗然。尽管连安两门桃李天下,但武将另有派系,连镌久与安老相爷都难以介入。这也是当初安老相爷千方百计想收服彭徐两个将军的原因。
自宣朝开国以来,武将陞迁惟以军功,因此世家子弟有家族庇护,往往能承父业。如今横加武举,无疑将威胁到许多家族的利益传承。
「臣以为武举势在必行!」
众臣回头,出列的竟是虎贲将军孟猛。
明泉见半数武将都垂下头去,暗自佩服。原来连镌久请得他助拳,怪不得老神在在。
「五城之辱犹在近前!冯老国公屍骨未寒!吾等若再不思进取,只安於一片青瓦遮顶,又怎对得起大宣历代洒血洒汗的先烈英魂!臣已年老昏庸,不复当年。冀皇上能求得武功人品才思出众的武状元扬我大宣国威!臣愿挂印相让,乞皇上成全!」
声音刚落,便见两名白发苍苍的副将跃众而出,「臣愿挂印相让於榜眼探花!」
明泉向连镌久使了个眼色。只见他不紧不慢道:「武举在我朝尚属首次,臣以为不宜轻授官位。诸般恩典应以选举之后再作定论。」
独孤凉难得开口道:「连相大人所言甚是,三位将军私许官位之举未免莽撞。」
「独孤卿家此言差矣。我大宣朝正需要三位将军如此爱国情切的莽撞。」明泉幽幽一叹,「杨卿故去前,唯一放不下的,便是五城之失。」
独孤凉脸色铁青地回列。
「如今我朝与北夷将结兄弟之邦……」她突然面色一整,「但是!朕要你们一个个都记住议和上的条约!要永远记住,在这些条约中,大宣拱手相送了多少百姓的汗水!」
连镌久率先跪下道:「臣等矢志不忘!」
众臣立刻反应过来,轰然跪诺:「臣等矢志不忘!」
下朝后,沈南风被单独宣至干坤殿。
从翰林学士到刑部侍郎,从刑部侍郎到礼部尚书。沈南风继连镌久及安莲之后,成为第三个平步青云的朝堂奇蹟。但在他俊朗的脸上,却看不到半点骄傲的痕迹。
「初掌礼部,一切可还习惯?」明泉随口问道。
沈南风恭敬回道:「臣必定殚精竭虑,不负圣恩。」他在翰林院时遍读各部典籍,便是等待有朝一日可以学以致用。在刑部,他虽通读刑律法典,但到底不如礼部适合他的性子。
明泉苦笑挥手,「千万莫提殚精竭虑,朕现在最怕听这个。」
沈南风想起杨焕之病故之由,不免暗悔。
「沈卿已至弱冠之年,家中可有婚配?」
他抬头看了眼坐在一旁悠闲品茶的安莲,「臣初掌礼部,正是摸石过河,不敢稍有分心。」
「哎,妻子主持家务,正可令你无后顾之忧。」
沈南风总算明白皇上是准备给他赐婚,「请皇上明示。」
「朕看杨大人之女贤淑大方,进退有据,堪成佳偶。」